[实用新型]充气式颈椎胀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8875.2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5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纪宝凤;赵玉彤;刘海旺;吴会兴;李敬东;付爱华;王久艳;刘海春;李继东;张程;张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纪宝凤;赵玉彤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19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颈椎胀托器,属用于颈椎延伸或牵引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三层一体内部连通的环状气囊,一端连接环状气囊,而另一端连接加压气球的导气管,加压气球分别设有进气阀门和排气阀门,而在环状气囊的前方内壁形成有弧形凹槽,环状气囊后方内壁形成有开口的内容药袋的口袋。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不仅保留了原充气式颈椎胀托器的功能特征,并避免了对甲状软骨、气管及颈动脉窦的压迫,使患者感觉呼吸顺畅,不会憋气。同时,实现了同步进行颈部外敷用药的目的,使用更安全,能方便家庭或个人携带并随时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颈椎 胀托器 | ||
【主权项】:
一种充气式颈椎胀托器,包括三层一体内部连通的环状气囊(1),一端连接环状气囊(1),而另一端连接加压气球(3)的导气管(5),加压气球(3)分别设有进气阀门和排气阀门(4),其特征在于:环状气囊(1)的前方内壁形成有弧形凹槽(2),环状气囊(1)后方内壁形成有开口的内容药袋(6)的口袋(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纪宝凤;赵玉彤,未经张玲;纪宝凤;赵玉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788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