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臭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8545.6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刁国贤;刁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国贤;刁婧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集成式臭氧发生器,包括机壳,机壳的两端分别通过端盖板密封,机壳内设有至少三支臭氧发生管,所述臭氧发生管包括不锈钢管、介质管和电极膜,介质管从不锈钢管两端伸出一部分,两两对称的端盖板、外电极隔板、内电极隔板将机壳分隔为五个相对封闭的腔室,与机壳内的至少三支臭氧发生管配合,在中间形成一个冷却不锈钢管的外电极冷却腔室通道,外电极冷却腔室两旁的腔室通过不锈钢管与伸长的介质管之间的放电间隙相通,形成臭氧发生气体腔室通道,伸长的介质管与端盖板之间的腔室连通,形成内电极冷却腔室通道。本实用新型可对集成式臭氧发生器的双电极同时冷却,大幅度提高臭氧浓度和产量,显著降低单位臭氧产量所消耗的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臭氧发生器 | ||
【主权项】:
一种集成式臭氧发生器,包括机壳(1),机壳(1)的两端分别通过端盖板(2、3)密封,机壳(1)内设有至少三支臭氧发生管,所述臭氧发生管包括不锈钢管(4)、介质管(9)和电极膜(23),介质管(9)与不锈钢管(4)之间形成放电间隙(24),其特征在于:介质管(9)从不锈钢管(4)两端伸出一部分,两两对称的端盖板(2、3)、外电极隔板(5、6)、内电极隔板(7、8)将机壳(1)分隔为五个相对封闭的腔室,与机壳(1)内的至少三支臭氧发生管配合,在中间形成一个冷却不锈钢管(4)的外电极冷却腔室通道,外电极冷却腔室两旁的腔室通过不锈钢管(4)与伸长的介质管(9)之间的放电间隙(24)相通,形成臭氧发生气体腔室通道,伸长的介质管(9)与端盖板(2、3)之间的腔室连通,形成内电极冷却腔室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国贤;刁婧,未经刁国贤;刁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785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控悬架系统
- 下一篇:立卧复合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