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绳运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1845.2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盈庆 |
主分类号: | A63B21/055 | 分类号: | A63B21/055;A63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拉绳运动器具有二条带,于二条带的一端设置一握把,二条带的另一端设置一连接件,拉绳运动器另包括一悬吊件,悬吊件包括一带子,带子的一端设置一挡件,带子的另一端设置一扣环,带子上设置复数环,悬吊件可被用来挂在支架或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使用者能够利用握把透过条带支撑身体倾斜或活动时产生的重量,使用者藉由对抗自身的重量达到锻炼身体肌肉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拉绳 运动 | ||
【主权项】:
一种拉绳运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件(20),包括隔开的一第一部分(22)与一第二部分(24);一衔接件(26),包括一第一衔接部(28),以及与第一衔接部(28)隔开的二第二衔接部(30),衔接件(26)的第一衔接部(28)结合于连接件(20)之第二部分(24);二连接环(32),各自结合于衔接件(26)的第二衔接部(30)上;二条带(34),二条带(34)各自包括隔开的一第一末端(35)与一第二末端(37),二条带(34)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及第二末端(35、37)之间的一第一段(36)、一第二段(38)与一第三段(40),第二段(38)位于第一及第三段(36、40)之间,第一末端(35)位于第一段(36)的端部上,而第二末端(37)位于第三段(40)的端部上,二条带(34)各自的第一段(36)绕过连接环(32),第一及第二段(36、38)垂挂于连接环(32)上,使二条带(34)各自的第一段(36)折迭在第二段(38)的一侧,且二条带(34)的第三段(40)折迭在第二段(38)的另一侧,二条带(34)各自的第一末端(35)远离连接环(32),二条带(34)的第二末端(37)朝向连接环(32);二套环(42),各自可滑动地套设于条带(34)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上,且二套环(42)各自与条带(34)之第三段(40)固接,二套环(42)能各自沿条带(34)之第二段(38)位移,二套环(42)位移时,能各自连动条带(34)的第三段(40);二第一组件(48),包括隔开的一齿部(50)与边缘(52),二第一组件(48)进一步各自包括位于齿部(50)与边缘(52)之间的一横杆(54),二条带(34)的第一末端(35)各自与第一组件(48)的横杆(54)结合,二条带(34)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各自绕过第一组件(48)的齿部(50);二第二组件(56),各自与第一组件(48)枢接,二第二组件(56)各自包括一外侧(58),第二组件(56)能在靠近第一组件(48)之齿部 (50)的阻挡位置与远离齿部(50)的脱离位置之间枢转;二衔接带(60),包括隔开的二末端(62),二末端(62)各自结合在第一组件(48)的边缘(52)与第二组件(56)的外侧(58)上;二握把(64),各自结合于衔接带(60)上,提供使用者手部握持;二悬吊带(68),各自结合于握把(64)上,用来悬吊使用者的脚;一带子(74),包括隔开的一第一端(76)与一第二端(78);一挡件(80),结合于带子(74)的第一端(76)上,挡件(80)具有大于带子(74)的体积;二环(86),结合于带子(74)上;一扣环(82),结合于带子(74)的第二端(78)上;连接件(20)的第一部分(22)与任意一环(86)可拆卸地结合,扣环(82)可选择地与任意一环(86)可拆卸地结合,使带子(74)成环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盈庆,未经吴盈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1184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车及其调节阻尼结构
- 下一篇:脉冲射流消防水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