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频带信号干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6628.9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万远志;徐克兴;谢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63 | 分类号: | H04B1/7163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黄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宽频带信号干扰系统,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信号干扰系统存在频带较窄、跳频步进大、无多种调制方式和缺少输出功率自动校准功能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宽频带信号干扰系统,由通信模块(1)、上下变频模块(2)、中频处理模块(4)和本振模块构成,其中本振模块包括本振模块一(5)和本振模块二(6);通信模块(1)由FPGA处理器、MCU处理器及EEPROM构成;MCU处理器与EEPROM连接,并设有SPI接口和外部音频输入接口。 | ||
搜索关键词: | 宽频 信号 干扰 系统 | ||
【主权项】:
宽频带信号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通信模块(1)、上下变频模块(2)、中频处理模块(4)和本振模块构成,其中本振模块包括本振模块一(5)和本振模块二(6);通信模块(1)由FPGA处理器、MCU处理器及EEPROM构成;MCU处理器与EEPROM连接,并设有SPI接口和外部音频输入接口,其第一路输出分别连接中频处理模块(4)中的本振五(14)、本振模块一(5)中的本振一(10)、本振模块二(6)中的本振三(12),第二路输出DA信号二(DA2)到中频处理模块(4)中的混频器四(44),第三路输出DA信号一(DA1)到中频处理模块(4)中的混频器一(41),第四路输出连接FPGA处理器的输入端;FPGA处理器的第一路输出Kz1信号到上下变频模块(2)中的功率衰减及校准电路一(25)、输出Kz2信号到上下变频模块(2)中的功率衰减及校准电路二(35)、输出Kg1信号到上下变频模块(2)中的开关一(26)和开关二(29),第二路输出连接本振模块二(6)中的本振四(13)和本振模块一(5)中的本振二(11),第三路输出串接中频处理模块(4)的DDS一(51)、放大滤波电路一(21)、混频器一(41)、放大滤波电路二(22)后输出到混频器二(42)的一个输入端,混频器二(4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本振模块一(5)的本振一(10),混频器二(42)的输出端串接上下变频模块(2)中的滤波放大滤波电路一(23)、混频器三(43)、滤波放大滤波电路二(24)、功率衰减及校准电路一(25)后连接开关一(26)的输入端,开关一(2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滤波放大滤波电路三(27)和滤波放大滤波电路四(28),后二者的输出端连接开关二(29)后向外输出信号一(RF1);FPGA处理器的第四路输出串接中频处理模块(4)的DDS二(52)、放大滤波电路三(31)、混频器四(44)、放大滤波电路四(32)后输出到混频器五(45)的一个输入端,混频器五(45)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本振模块二(6)的本振三(12),混频器五(45)的输出端串接上下变频模块(2)中的滤波放大滤波电路五(33)、混频器六(46)、滤波放大滤波电路六(34)、功率衰减及校准电路二(35)和滤波放大滤波电路七(36)后向外输出信号二(RF2);混频器三(43)的另一个端入端连接本振模块一(5)的本振二(11);混频器六(46)的另一个端入端连接本振模块二(6)的本振四(13);中频处理模块(4)的本振五(14)分别连接DDS一(51)和DDS二(52)的信号输入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5662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电网短路电流限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