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空心光束内外径的方法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8695.6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方;黄利伟;张永康;丁桂林;叶云霞;于天宇;黄宇;姜文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调空心光束内外径的方法,主要包括一个负轴棱锥,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其特征在于负轴棱锥的后面设一凹透镜和一凸透镜组成变焦折射系统,该变焦系统的物方焦点恰好位于负轴棱锥的负顶点上,使穿过负顶点的光线经过系统后近似平行射出其他光线向光轴中线偏折,在光学系统后一定距离形成空心光束。本发明的优点是改变各镜片之间的距离可定量地调节空心光束的内外径,可以固定外径,改变内径;固定内径,改变外径。本发明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应用于激光打孔,激光冲击,生物工程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空心 光束 外径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可调空心光束内外径的方法,从光源发出的光束依次经过负轴棱锥(1),凹透镜(2),凸透镜(3),其特征在于:凹透镜(2)和凸透镜(3)组成的变焦系统的物方焦点位于负轴棱锥(1)的负顶点上,入射光束从该负轴棱锥(1)前方射入,经过负轴棱锥(1)和透镜组成的变焦系统后形成空心光束,改变各镜片间的相对位置可实现内外径单一连续变化;负轴棱锥(1)与凹透镜(2)的间距
和凹透镜(2)与凸透镜(3)的间距
以及d的参数匹配关系及位置关系为:![]()
其中
,
、
分别为凹透镜(2)、凸透镜的焦距(3),
为镜片的折射率,
为负轴棱锥(1)的锥角,d为所形成光束的内径或外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869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