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电子式互感器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921.3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张守志;劳日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田洲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电子式互感器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基于CAN总线的主从单元连接方法、传输数据编码方法、主从单元数据采样同步方法、时间触发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采用基于反馈自适应量化算法和差分脉冲编码算法实现的数据无损编码。以供电间隔划分的一主多从系统连接方法,在较低的传输速率下保证了三相系统电压、电流交流信号实时采样点数据传输和共享,间隔数量与传输速率无关。各从单元精确跟踪主站数据帧起始时刻,以此实现系统内各单元的同步,在无需硬件同步线情况下,保证了系统级交流信号采样的同步和相位关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现场总线 电子 互感器 数据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电子式互感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CAN总线的主从单元连接方法:将一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连接在主单元模块MU上;主单元模块MU通过CAN总线连接至多个从单元模块SU,每个从单元模块SU对应一个供电间隔,连接至一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步骤二、传输数据编码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反馈自适应量化算法和差分脉冲编码算法实现的数据无损编码;首先,对相邻采样数据x(n‑1)、x(n)计算一次差分值x′(n)并判断其是否超过7bit量化,如果没有超过,直接发送一次差分值x′(n),并将对数编码标志位和增量编码标志位全部置0;若一次差分值x′(n)超过7bit量化,再计算二次差分值x″(n),判断二次差分值x″(n)是否超过7bit量化,若未超过,发送二次差分值x″(n),对数编码标志位置0,增量编码标志位置1;其中:x(n)为第n次采样数据,x(n‑1)为第n‑1次采样数据,x′(n)为一次差分值,x″(n)为二次差分值:x′(n)=x(n)‑x(n‑1) (1)x″(n)=x′(n)‑x′(n‑1) (2)若二次差分值x″(n)超过7bit量化则采用对数编码方法,即将一次差分值x′(n)、二次差分值x″(n)分别处理粘着位后右移4位;然后再计算判断一次差分值x′(n)是否超过7bit量化,如果没有超过,则发送一次差分值x′(n),对数编码标志位置1、增量编码标志位置0;若一次差分值x′(n)超过7bit量化,再次计算判断二次差分值x″(n)是否超过7bit量化,若未超过,则发送二次差分值x″(n),对数编码标志位、增量编码标志位均置1;若二次差分值x″(n)超过7bit量化则对二次差 分值进行溢出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49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