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余弦编码器的误差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325.5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唐小琦;马泽龙;夏亮;陈天航;苏玲宏;唐玉枝;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3/02 | 分类号: | G01D3/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方放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正余弦编码器的误差补偿装置,属于数字信号误差补偿装置,解决现有误差补偿系统需要专门误差测试仪器的问题,对正余弦编码器输出信号的各种误差进行补偿及纠正。本发明包括差分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以及依次串联的直流误差补偿模块、幅值误差补偿模块和相位误差补偿模块。直流误差、幅值误差补偿模块先后消除编码器输出信号中的直流误差和幅值误差,最后将处理结果输入相位补偿模块;相位误差补偿模块首先经过移相和乘法器倍频将相位误差转换为直流误差和幅值误差,然后进行直流误差补偿和相位误差补偿,得到两路理想的高质量正余弦信号。本发明实施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为减小细分误差,提高细分精度和分辨率提供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弦 编码器 误差 补偿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正余弦编码器的误差补偿装置,包括差分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依次串联的直流误差补偿模块、幅值误差补偿模块和相位误差补偿模块;(1)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对编码器输出的正弦正差分信号Sin+、正弦负差分信号Sin‑、余弦正差分信号Cos+、余弦负差分信号Cos‑进行差分放大处理,得到对应的正弦信号Sin、余弦信号Cos,送到AD转换电路;(2)AD转换电路对Sin、Cos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有符号位的正弦数字信号DA、余弦数字信号DB,DA’和DB’分别为DA、DB的符号位;(3)将DA、DB输入直流误差补偿模块,得到无直流误差正弦数字信号DA1、无直流误差余弦数字信号DB1;(4)将DA1、DB1输入幅值误差补偿模块,得到无幅值误差正弦数字信号DA2、、无幅值误差余弦数字信号DB2;(5)将DA2、DB2输入相位误差补偿模块,得到理想正弦数字信号DA3、理想余弦数字信号DB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43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