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8512.4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民;邱艳玲;董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组可靠性的检测方法,由密封元件密封性检测、内漏检测、总串气量检测、开路电压检测、电池组性能检测以及吹扫处理后开路电压再检六个步骤构成,本检测方法具有安全性、定位准确性、检测数据全面性以及检测数据可靠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组可靠性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再生 燃料 电池组 可靠性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构成:步骤1密封元件有效性检测:(1)封闭电池组的反应气体出口和循环冷却水的进出口;(2)从电池组的反应气体进口向电池组的阴极、阳极同时通入惰性气体;(3)关闭反应气体进口管路上的进气阀门,检测电池组内部压力降低速率;步骤2内漏检测:(1)封闭电池组水腔进口或出口、和电池组的反应气体的进出口中的三个接口;(2)向预留的水腔接口(出口或进口)通入惰性气体,检测预留的气体接口是否有气体溢出以及气体溢出速率;步骤3总串气量检测:(1)封闭电池组循环水的进出口;(2)封闭电池组阴阳极气腔进口或出口各一个;(3)从阳极气腔或阴极气腔单侧通入惰性气体,检测通过膜电极向另一腔渗漏的气体速率;步骤4开路电压检测:采用检测氮和空气作为检测气体,检测过程包括常温检测和加温检测两个分步骤;A.常温检测:(1)将检测氮和空气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反应气通入电池组中并稳定一定时间;气体进气压力0.03~0.05MPa,稳定时间不低于5min;(2)电压巡检检测每一单节电池的OCV,当OCV不低于0.8V时认为该单池OCV达标,OCV低于0.8V的单电池可以判定为发生了内部串气;B.加温检测:(1)向电池组水腔中通以50~80℃热水并循环,对电池进行升温,稳定时间不低于5min;(2)按照常温检测所述方法,通入经过饱和增湿处理后的检测氮和空气并稳定不低于5min,气体进气压力0.03~0.05MPa;(3)电压巡检检测每一单节电池的OCV;当OCV不低于0.9V时认为该单池OCV达标,OCV低于0.9V的单电池可以判定为内部串气;步骤5电池组性能检测:向燃料电池组的阳极和阴极通入等压的反应气体对电池进行活化,同时检测每一节单池的性能,确定电池组内膜电极性能均匀性;步骤6吹扫处理后开路电压再检:(1)匀速卸压至电池组内反应气体压力降至常压;(2)使用惰性气体对电池组的阴极和阳极进行等压脉冲吹扫,完全吹出电池组残存的液态水;(3)再次采用步骤4中的常温检测法对燃料电池组内部各节单电池的OCV进行检测;6个检测步骤依次进行,不能更改检测顺序,也不能漏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851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随意放的支撑式眼镜
- 下一篇:万向旋转平板电脑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