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蓄热燃烧技术的横火焰单元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4090.3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天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02 | 分类号: | F27B3/02;F27B3/16;F27B3/28;F27B3/10;F27B3/20;F27D1/0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1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蓄热燃烧技术的横火焰单元窑结构,在窑炉的左右两侧布置有独立的蓄热室,在窑炉的助燃风喷口下面布置有喷火口,燃烧器火焰采用横火焰布置。在窑炉运行时,采用间隔燃烧,当右侧的燃烧器运行时,左侧的蓄热室进行蓄热,当达到蓄热要求时,左侧的燃烧器开始运行,右侧的燃烧器停止运行,从鼓风机吹进的助燃空气流过蓄热室,而吸收蓄热室内部的热量,这样左、右两侧的燃烧器间隔换向燃烧,同时右、左两侧的蓄热室间隔进行蓄热,从而形成一种蓄热燃烧的横火焰单元窑结构。该结构能够提高窑炉内部温度场的均匀性,提高冶金辅料的生产品质。同时,该结构可以对窑炉燃烧后的烟气余热进行有效利用,从而节约能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蓄热 燃烧 技术 火焰 单元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蓄热燃烧技术的横火焰单元窑结构,该单元窑主要包括熔化部结构(1)(即窑炉的窑池结构,实际生产时将原料至于其中)、蓄热室(2)、燃烧结构(3)、烟道结构(4),其特征在于:在熔化部结构(1)两侧独立对称布置多个蓄热室(2),熔化部结构(1)与蓄热室(2)之间通过燃烧结构(3)连接,烟道结构(4)分别与蓄热室(2)连接;其中,熔化部结构(1)由底部的池底(11)、池底(11)两侧的正面侧墙(18)、背面侧墙(19)、横跨在侧墙两端的窑炉大碹(14)构成窑池,其中的侧墙又包括下方的池壁(12),和池壁(12)之上的胸墙(13);在两侧的侧墙上还设置有多个加料口(15)、出料口(16)、辐射孔(17);蓄热室(2)结构为长方体形,该蓄热室结构主要包括顶部的蓄热室碹结构,中部的格子砖结构,底部承受格子砖的条碹结构,外围的墙体结构以及设置在前后墙上的蓄热室观察孔(221)、蓄热室清灰孔(222)和检查门(251);燃烧结构(3)内部整体形状呈三角形,外部整体形状呈直角梯形,该燃烧结构(3)包括有喷火口碹(31)、喷火口(32)、喷嘴(33)、斜碹(34)、底板(35);喷火口碹(31)与斜碹(34)连接,底板(35)设置在斜碹(34)下方,底板(35)与斜碹(34)之间的空腔构成助燃风喷二(30),在助燃风喷二(30)下面布置有喷火口(32),喷火口(32)设置在底板(35)靠近喷火口碹(31)的一端,喷火口(32)火焰采用横火焰布置;喷火口(32)上设置有多个喷嘴(33),且至 少其中之一为氧气助燃喷嘴;斜碹(34)具有一斜碹下倾角b(341),底板(35)具有一底板下倾角c(351);在该燃烧结构(3)的侧墙上还设置有1个或多个燃烧结构检查口(36);烟道结构(4)中的烟道(41)主要由总烟道(422)和两个蓄热室烟道(423)构成,还包括有闸板交换器(420)、烟道清灰孔(431)、布袋除尘器(432)、余热锅炉(441)、烟囱;每个蓄热室烟道(423)一端连接蓄热室(2),另一端连接至总烟道(422);闸板交换器(420)安装在各蓄热室烟道(423)之间;烟道(41)上设置有多个烟道清灰孔(431);在总烟道(422)上还依次设置有布袋除尘器(432)、余热锅炉(441),烟道(422)最后连接烟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天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天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40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