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刺激隐核虫微管骨架结构的直接荧光标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7481.4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尹飞;施兆鸿;彭士明;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12Q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刺激隐核虫微管骨架结构的直接荧光标记方法,包括:先制备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然后将刺激隐核虫细胞用含有皂苷的PHEM溶液渗透,加入PHEM溶液浸浴;然后将渗透后的细胞用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用PHEM溶液浸浴,再将固定后的细胞移至上述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吸除多余液体后向细胞上滴加Triton X-100水溶液,然后用PHEM溶液浸浴、0.01mol/L磷酸缓冲液漂洗;用含有1μmol/L荧光紫杉醇的PBS溶液于室温避光孵育后用0.01mol/L PBS缓冲液漂洗,再吸除多余的溶液,加盖盖玻片;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并照相。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且环保无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刺激 隐核虫 微管 骨架 结构 直接 荧光 标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显示刺激隐核虫微管骨架结构的直接荧光标记方法,包括:(1)将50‑100μL 0.5‑1.5%(V/V)多聚赖氨酸水溶液涂在洁净的载玻片上,风干,得到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2)吸取10‑15只刺激隐核虫细胞,将其移入盛有1mL含有0.5%(W/V)皂苷的PHEM溶液的容器中,渗透0.5‑2min;(3)吸除70‑90%步骤(2)后的溶液,然后加入0.5‑2mL PHEM溶液浸浴3‑5秒;(4)吸除70‑90%步骤(3)后的溶液,得渗透后的细胞,然后将渗透后的细胞移入盛有0.5‑2mL 4%(W/V)多聚甲醛溶液的容器中,固定10‑20秒;(5)吸除70‑90%步骤(4)后的多聚甲醛溶液,然后加入0.5‑2mL PHEM溶液,浸浴3‑5秒;(6)吸除70‑90%步骤(5)后的溶液,得固定后的细胞,再将固定后的细胞转移至步骤(1)得到的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7)吸除步骤(6)后的多余液体,然后迅速向细胞上滴加0.05‑0.2mL 0.5%(V/V)Triton X‑100水溶液,处理2‑3min;(8)吸除步骤(7)后的Triton X‑100水溶液,然后向细胞上滴加0.05‑0.2mL PHEM溶液,浸浴3‑5秒;(9)吸除步骤(8)后的PHEM溶液,然后向细胞上滴加0.05‑0.2mL 0.01mol/L磷酸缓冲液PBS漂洗虫体2‑3次,每次2‑4min;(10)吸除步骤(9)后的PBS溶液,随后迅速向细胞上滴加0.01‑0.03mL含有1μmol/L荧光紫杉醇的0.01mol/L的PBS溶液,于室温避光孵育5‑15min;(11)吸除步骤(10)后的溶液,随后向细胞上滴加0.05‑0.2mL 0.01mol/L PBS缓冲液漂洗虫体2‑3次,每次2‑4min,然后吸除多余的溶液,加盖盖玻片;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并照相,其中荧光的激发波长为492nm,发射波长为52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748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多晶硅的直流还原电源
- 下一篇:导箔条引出式铝电解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