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368.0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闫广周;魏昌晟;张晖;黄辉;王建国;张立明;刘国齐;于建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11/117;B22D41/58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含碳耐火材料生产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的制备工艺,气室(2)由位于弥散本体(3)与致密本体(1)之间的柔性薄膜材料(5)烧失后形成,柔性薄膜材料(5)在填料阶段充当分型隔层,分离弥散本体原料和致密本体原料,一次完成装填料,一次冷等静压成型完成所述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坯体的加工;本发明采用一次冷等静压成型工艺制备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有效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及能源消耗;同时有效提高了弥散本体与致密本体的结合强度;另外本发明应用于生产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节能降耗增效,易于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弥散 狭缝 透气 水口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包括弥散本体(3)、致密本体(1)和气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2)由位于弥散本体(3)与致密本体(1)之间的柔性薄膜材料(5)烧失后形成,柔性薄膜材料(5)在填料阶段充当分型隔层,分离弥散本体原料和致密本体原料,一次完成装填料,一次冷等静压成型完成所述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坯体的加工;其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将刚性模具(7)和底部胶盖(8)放入包套(9)内,刚性模具(7)、底部胶盖(8)与包套(9)之间的空腔形成透气上水口的型腔;2)、将致密本体原料注入透气上水口的型腔内,使所注入的致密本体原料的上平面与弥散本体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3)将圆筒状的柔性薄膜材料(5)置于透气上水口的型腔的中心部位并位于所注入的致密本体原料的上平面上;圆筒状的柔性薄膜材料(5)与刚性模具(7)之间的环形空腔形成弥散本体型腔(6);将弥散本体原料注入所述的弥散本体型腔内至所需位置;将致密本体原料注入圆筒状的柔性薄膜材料(5)与包套(9)之间的环形空腔内至所需位置;4)将刚性模具的上部压板与刚性模具(7)结合,并盖上上部胶盖(10),密封完成装填料过程;5)、一次冷等静压成型完成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坯体的加工,冷等静压成型的压力为120‑150 Mpa;6)、高温热处理弥散狭缝型透气上水口,位于弥散本体(3)与致密本体(1)之间的柔性薄膜材料(5)挥发殆尽形成气室;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900‑1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336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