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古发掘现场防渗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8664.1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曹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传松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29/02;E02D7/06;E02D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5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文物保护学领域中的考古发掘现场防渗保护方法,先用造槽孔器具环绕考古现场四周造一道10-30cm宽的窄型垂直槽孔,垂直槽孔从滞水地层往下直切入不透水粘土层,其深可达10米以上;再在所述槽孔内注填刚性或柔性防水浆材;待注填的防水浆材完全凝固后可依次进行多次复注,直至达到规定的高程且槽孔注填满为止;最后凝固结石,形成一道薄型地下防渗幕墙。该方法使用了自制的劈裂器和砸击器作为造槽孔器具。该方法的优点是,防渗幕墙能把一切横向渗水堵在墙外,止水彻底,防渗率达95-100%,刚性柔性合一墙体更是增加了抗剪强度和防水密度,而且施工对遗址破坏极小,解决了其他防渗技术对遗址破坏大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考古 发掘 现场 防渗 保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考古发掘现场防渗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造槽孔器具环绕考古现场四周造一道窄型垂直槽孔,该垂直槽孔从滞水地层(2)往下直切入不透水的粘土层(3);b.在所述槽孔内注填刚性防水浆材或柔性防水浆材,或者刚柔合一防水浆材;c.待注填的防水浆材完全凝固后进行多次复注,直至达到规定的高程且所述槽孔注填满为止,最后凝固结石,形成一道薄型地下防渗幕墙(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传松,未经曹传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586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