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港区道路交叉口最小间距确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12718.0 申请日: 2011-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2433811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2
发明(设计)人: 赵巍;白子建;王晓华;李伟;刘伟;郑利;邢锦;王海燕;刘虹;刘大为;柯水平;周骊巍;杨福增;李东;练象平;曾伟;靳灿章;段绪斌;冯炜;张磊;杜鹏;李明剑;张国梁;代茂华;狄升贯;张洋;张占领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主分类号: E01C1/00 分类号: E01C1/00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程毓英
地址: 300051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道路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港区道路交叉口最小间距确定方法,该方法对与交叉口相连的港区道路的换道频繁区域以及交叉口进行二维元胞划分,其它部分采用一维元胞,构建交叉口附近港区道路的元胞模型,包括下列的步骤:(1)构建驾驶员感知模块(2)构建行为模块(3)设定各种车型在主路上出现的比例、速度及各种车辆发车频率,在不同交叉口间距和发车频率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分析仿真得到交通流时空图和车辆延误数据,得到不同交通条件下合适的交叉口最小间距。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交叉口间距对港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从而为不同条件下的港区道路交叉口间距的确定提供方法。
搜索关键词: 港区 道路 交叉口 最小 间距 确定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港区道路交叉口最小间距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对与交叉口相连的港区道路的换道频繁区域以及交叉口进行二维元胞划分,其它部分采用一维元胞,构建交叉口附近港区道路的元胞模型,包括下列的步骤:(1)构建驾驶员感知模块1)前方车道的拥堵感知将不同范围内的拥堵对感知的影响采用权重来表示,并对其进行标定,通过车辆占有元胞占感知范围元胞总数的比例来计算前方各车道的感知道路占有率,具体方法如下:设lr表示驾驶员的感知-反应距离;表示第i个感知范围的长度;lv表示视距半径,则驾驶员i在t时刻车道l的感知交通拥堵程度p(i,l,t)可表示为Sls表示车道l感知范围的分段数量;ωlj表示车道l第j个感知范围的对总体感知的影响权重;olj表示车道l第j个感知范围的估计占有率;如果p(i,l,t)-p(i,l-1,t)>ωleft,则hw(i,t+1)=hw(i,t)+δhr;如果p(i,l,t)-p(i,l+1,t)>ωright,则hw(i,t+1):=hw(i,t)+δrr,其中,ωleft,ωright表示由于拥堵而产生的向左、向右换道意愿的阈值,hw(i,t)表示第i个驾驶员t时刻的换道意愿,δhr表示拥堵对r类驾驶员换道的影响系数,:=表示利用符号右侧的参数对左侧变量进行替换;2)信号灯的感知1)如果驾驶员在视距范围内看到的当前车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如果ξ≤pr(r),则hw(i,t+1):=hw(i,t)+δrr,其中pr(r)表示红灯对r类驾驶员换道意愿的影响概率,δrr表示红灯对r类驾驶员换道的影响系数。2)如果驾驶员在视距范围内看到当前车道的信号灯为黄闪状态,则如果ξ≤py(r),则v(i,t+1):=v(i,t)+ar,py(r)表示黄闪对r类驾驶员加速意愿的影响概率,v(i,t)表示第i辆车t时刻的速度,ar表示黄闪对r类驾驶员加速的影响系数。3)相邻车辆状态设C表示当前车辆,LB,LF,F,RB,RF分别表示位于当前车辆左后、左前、前、右后、右前位置的相邻车辆,元胞长度lc,道路允许的最大车速为vmax,将车辆速度离散为Nv=vmax/lc个区间,则每个感知点速度的等级数为Nv个,分别表示的实际车速范围为[(k-1)lc,klc],k=1,2,...,Nv;(2)行为模块1)建立跟驰行为规则2)建立换道行为规则设t时刻对应位置C,LB,LF,F,RB,RF的车辆速度分别为vC(t),vLB(t),vLF(t),vF(t),vRB(t),vRF(t),其所在元胞位置分别为pC(t),pLB(t),pLF(t),pF(t),pRB(t),pRF(t),则向左换道时不发生碰撞需要满足的条件为vC(t+1)-vLB(t+1)>pLB(t)-pC(t),vLF(t+1)-vC(t+1)>pC(t)-pLF(t),驾驶员可加减速以满足换道条件,即vC(t+1)∈SC(t+1),SC(t+1)={vC(t)-1,vC(t),vC(t)+1},考虑其它车辆行驶速度,当前车换道时存在以下几种状态:L1:车辆LB减速或匀速行驶,,LF加速或匀速行驶,进行换道的条件为使得pLB(t)+vLB(t)-pc(t)<vC(t+1)<vLF(t)+pLF(t)-pc(t);L2:车辆LB加速行驶,LF匀速行驶,可进行换道的条件为:使得pLB(t)+vLB(t)+1-pc(t)<vC(t+1)<vLF(t)+pLF(t)-pc(t);L3:车辆LB匀速行驶,LF减速行驶,可进行换道的条件为:使得pLB(t)+vLB(t)-pc(t)+1<vC(t+1)<vLF(t)+pLF(t)-pc(t)-1;L4:车辆LB加速行驶,LF减速行驶,可进行换道的条件为:使得pLB(t)+vLB(t)-pc(t)+1<vC(t+1)<vLF(t)+pLF(t)-pc(t)-1;港区驾驶员的换道意愿的产生公式:hw(i,t+1):=hw(i,t)+ΣkHlδk,r+δr,]]>式中δk,r表示第k类换道规则对r类驾驶员换道的影响系数,Hl表示满足的换道条件集合。2)超车行为将超车行为模拟为两次换道行为,设当前车所在车道为A车道,发生超车的车道为B车道,则将超车行为分解为从A车道到B车道的换道行为和从B车道到A车道的换道行为,每一个换道行为按照上述的换道行为来描述。3)牵引车-半挂车左转和直行相互行为设C2为通过交叉口时直行的车辆,C1为正在左转并与C2发生相互影响的牵引车-半挂车,当直行车辆刹车时,会影响左转车辆的正常行驶轨迹,C1必须采用紧急制动措施来避免与C2发生碰撞,此时C1沿与C2轨迹成β角度的方向行驶,制动后行进到与车辆C2碰撞的最长距离式中,v0表示直行车辆初速度;t2表示开始踏下踏板到直行车辆上出现制动力所经过的时间,t3表示制动力增长时间,jmax表示汽车最大制动减速度,t2、t3、jmax可以通过不同类型车辆的动态特性实验得到;(3)设定除了牵引车-半挂车之外的仿真车型的元胞长度及各种车型在主路上出现的比例、速度及各种车辆发车频率,在不同交叉口间距和发车频率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分析仿真得到交通流时空图和车辆延误数据,得到不同交通条件下合适的交叉口最小间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1271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