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超声显微的全时域波形采集与分析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308.7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广;刘中柱;门伯龙;赵新玉;肖定国;郭祥辉;杨柳;李喜朋;阎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G01N29/36;G01N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超声显微检测中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全时域波形采集和后期分析的方法,适用于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封装等的超声显微检测领域。在超声显微检测中,由于采用的超声换能器均为高频聚焦探头,AD采样频率很高;同时,超声显微检测系统要求的扫查精度也很高,这些导致在扫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很大,很难实现全时域波形的采集,这给后期的分析带来了困难。本发明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来大幅减小采集的数据量,并存储在硬盘文件中;在后期处理时,分段载入,进行解压和分析,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闸门位置来得到试样内不同深度位置的C扫图像,而不需要进行多次C扫描;同时可以得到任意位置的B扫和D扫图像,使用户获取到试样中感兴趣的各个水平和纵向剖面的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超声 显微 时域 波形 采集 分析 技术 | ||
【主权项】:
应用于超声显微的全时域波形采集与分析技术,其特征在于:它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来大幅减小超声显微扫查过程中AD采集的数据量,存储到硬盘数据文件后,在调用时分段读入内存,可实现C扫、B扫和D扫成像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830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局部平整度重掺硅晶圆抛光片的无蜡抛光工艺
- 下一篇:电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