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1702.8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1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明;李佳珉;朱鹏程;尤肖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8 | 分类号: | H04W16/28;H04B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始化对偶因子μ(t)为对角线元素是μ1,L,μN的对角阵;(2)计算对偶上行用户k端最优的功率分配;(3)计算对偶上行基站端最优的接收波束成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协作 波束 成形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初始化对偶因子μ(t)为对角线元素是μ1,L,μN的对角阵,N为基站的数目,初始化外循环的迭代次数t为t=0,μ(0)随机初始化,或者设为μ(0)=IN×N单位矩阵;(2)计算对偶上行用户k端最优的功率分配
其中第n+1次迭代时的对偶上行用户k端的功率分配
为:q b k , k ( n + 1 ) = 1 ( 1 + 1 γ b k , k ) h b k , k H ( ( μ b k ( t ) + 1 ) σ 2 I + Σ j = 1 K q b j , j ( n ) h b k , j h b k , j H ) - 1 h b k , k , ]]> 用基站的总功率除以基站所服务的用户个数对未迭代时的对偶上行用户k端的功率分配
进行初始化,当满足
其中ξ为大于零的任意小的数,迭代终止,得到最优功率分配
上面公式中,bk代表为用户k服务的基站的序号,
表示用户k和服务基站bk间的信道,
为该信道的共轭转置,I为单位矩阵,
是第t次迭代时第bk个对偶因子的值
表示用户k所需的信干噪比,σ2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方差,K表示用户的总个数,j表示用户编号,
表示用户j和服务基站bk间的信道,
表示第n次迭代时的对偶上行用户j端的功率分配;(3)计算对偶上行基站端最优的接收波束成形![]()
![]()
是用户k到基站bk的最优上行波束成形,
表示表示用户i和服务基站bk间的信道,
是
的共轭转置,Φk表示用户k以外所用用户的集合,i表示用户编号,
为对偶上行用户i端最优的功率分配;(4)采用和对偶上行接收波束成形相同的下行发送波束成形:
式中
为基站bk到用户k的下行波束成形;(5)通过下式求解基站端下行功率分配P:P=F-11σ2,其中![]()
为基站bj给用户j提供的发送功率,K×K的矩阵F的第k行i列元素定义为F k , i = | h b k , k H w b k , k * | 2 γ b k , k if i = k - | h b i , k H w b i , i * | 2 if i ≠ k , ]]> 其中
为基站bk到用户k的下行波束成形,
为基站bi到用户i的下行波束成形,1代表K×1的全1向量,
是基站bi和用户k间信道信息的共轭转置;(6)更新对偶因子μi:μ i ( t + 1 ) = [ μ i ( t ) - α ( t ) ( Σ k ∈ U i W b k , k H W b k , k - P i ) ] p , ]]> 其中α(t)为迭代的步长,![]()
为
的共轭转置,
为基站bk给用户k提供的发送功率,Pi代表基站i端最大的发送功率,Ui表示基站i服务的用户的集合,[·]p代表向限制子集{μi:μi≥0}投影;(7)将t的值增加1,重复步骤(2)至(6),迭代终止条件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170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清洗刷的变速箱自动清洗系统
- 下一篇:涤锦筒不间断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