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基取代萘并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5394.8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3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孟继本;边俊民;郭书印;张会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92 | 分类号: | C07D311/92;C09K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芳基取代萘并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步骤如下:第一步,萘并吡喃-2-酮的合成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吡喃类光致 变色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芳基取代萘并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萘并吡喃‑2‑酮的合成
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0.1mol2‑羟基‑1‑萘醛,0.2mol无水乙酸酐,0.2mol无水乙酸钠,升温至160℃,回流6小时,TLC跟踪监测,待反应物点消失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钠水溶液中和未反应的乙酸酐,调节pH至7,加入氯仿,溶解生成的固体,分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蒸去氯仿,加入石油醚,使产生沉淀,过滤,固体干燥,所得产物萘并吡喃‑2‑酮的m.p.115℃~116℃,产率为88%;第二步,芳基取代萘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合成
其中:当R=H时,
或
当R=H、3‑CH3、4‑CH3、4‑Cl或4‑CF3时,
在氮气保护下,100ml三口瓶中,加入0.03mol镁屑,加入无水乙醚,使恰好没过镁屑,搅拌下,先滴加由0.03mol~0.05mol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所示的R‑M芳基取代溴化物和15ml无水乙醚混合而成的溶液0.2ml,温热反应瓶至反应开始,再滴加其余的由0.03mol~0.05mol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所示的R‑M芳基取代溴化物和15ml无水乙醚混合而成的溶液,保持体系回流,至全部滴加完毕,继续保持回流,直至镁屑反应完,然后滴加溶于15~20ml无水四氢呋喃的0.01mol由上述第一步制得的萘并吡喃‑2‑酮,滴加完毕,继续回流5~8小时,TLC跟踪监测,直至原料点消失,停止加热反应,蒸除四氢呋喃,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的氯化铵水溶液,以水解未反应的格林雅试剂,加入甲苯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由此形成的甲苯溶液,避光回流3~4小时,蒸去甲苯,用重结晶或柱层析分离,制得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所示的R‑M芳基取代萘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产品;上述芳基取代萘并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到的物质的量按等比例扩大或缩小并不影响最终制得芳基取代萘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753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