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内衬工作面浸蚀厚度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0515.5 | 申请日: | 201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梁祥远;齐志宇;李丹;赵志刚;崔国亮;于守巍;王成青;李家智;袁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G01B5/0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内衬工作面浸蚀厚度的测量方法,制作一由拐尺、前臂、后臂及支撑杆组成的“F”形测量杆,用确定的拐尺长度H、前臂长度R及后臂长度r的测量杆先测出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h,并建立模型;再通过转炉内衬工作面实际浸蚀情况测量,得到测量杆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y;将R、r、H、h、y值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到转炉内衬工作层实际浸蚀厚度值。本发明测量杆可在高温状态下快速检测出转炉内衬工作层实际厚度,掌握内衬工作层实际蚀损情况,检测速度快,测量结果准确,无需添置设备,可完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有利于提高转炉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内衬 工作面 浸蚀 厚度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转炉内衬工作面浸蚀厚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和步骤为:(1)、制作测量杆:制作一个测量杆,专用于整个炉役的测量;测量杆为“F”形,由直尺、拐尺及支撑杆组成,在直尺的前端直角焊接一段拐尺,直尺中部设有一平行于拐尺的支撑杆,以支撑杆处为分界将直尺分为前后两臂,直尺带有拐尺的一侧为前臂,另一侧为后臂;制作尺寸要求:拐尺长度H=转炉炉前挡火大门测量杆支撑点到炉衬待测点的垂直距离;前臂长度R=炉衬待测点到转炉挡火大门的水平距离;后臂长度r根据现场环境条件选取一固定值,一般r≥1.5R;(2)、建立模型:每次转炉更换炉衬前,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录入档案:测量时,将测量杆的支撑杆顶在转炉挡火大门外侧,并用水平仪校准,将测量杆水平放置;此时,拐尺处于竖直状态,且拐尺前端恰好与转炉内衬工作面接触;测量出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h,并将R、r、H、h的数值录入档案,建立模型;(3)、转炉内衬工作面实际浸蚀情况测量:将测量杆的支撑杆顶在转炉挡火大门外侧,以支撑杆为轴心,将测量杆后臂上抬,使拐尺前端恰好与待测转炉浸蚀后的内衬工作面接触,此时测量出测量杆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y;(4)、测量数据计算:浸蚀厚度x
将在开炉前已经确定的R、r、H、h数值及实测的y值代入上式,得到转炉内衬工作层实际浸蚀厚度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405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