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6057.1 | 申请日: | 201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鲜灵;甘炳成;黄忠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1)白色子实体获取;(2)菌种分离培养;(3)菌种纯化与保藏,所述的菌种鉴定又至少包括拮抗鉴定和出菇鉴定两种鉴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对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白色 变异 菌种 分离 培养 鉴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1)白色子实体获取:从黄色金针菇川金菇3号中挑选子实体为白色的菇体作为菌种分离材料;(2)菌种分离培养:以挑选出的白色子实体为材料,用火灼烧手术刀,待手术刀冷却后,用手术刀切取菌盖或者菌柄内部的菇组织,移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3)菌种纯化与保藏:将上述分离菌种在22~25℃下培养2~5天,检测菌种生长情况,选择无细菌和霉菌感染的菌种使用,当菌丝生长长度达到2~3cm时,取前端菌丝体转接于PDA培养基上,每个菌种转接培养5~8支,在22~25℃下培养,选择无杂菌污染、菌丝体生长浓密的菌种使用,编号为F3W4,将菌种用纸包裹放入冷藏装置内,在4~6℃下保藏;所述的菌种鉴定包括以下拮抗鉴定步骤:拮抗鉴定:将F3W4的菌种块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2~25℃黑暗下培养7~8天,再在光照下培养5~6天,与川金菇3号形成沟状线,确定为不同菌株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605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眼新血管疾病的组合治疗
- 下一篇:用作CCR4受体拮抗剂的吡唑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