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形束CT图像用于放疗剂量计算的个体化CT值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5834.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生;李洪升;梁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生;梁月强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锥形束CT图像用于放疗剂量计算的个体化CT值校正方法,包括:(1)建立由扇形束CT图像CT值到成像目标的电子密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2)采集锥形束和扇形束CT图像;(3)将锥形束和扇形束CT图像重叠区域分割为N级局部区域;(4)获得个体化多级CT值校正表;(5)利用个体化CT值校正表对后续采集的锥形束CT图像进行校正;(6)利用步骤(1)中的映射关系进行放疗剂量的计算。本发明利用CT值校正方法,把锥形束CT图像信息快速、方便地转化为电子密度信息,实现了基于锥形束CT图像的放疗剂量计算;本发明通过建立多级CT值校正表,使得CT值校正信息更加准确和完善;本发明多级CT值校正表的建立基于患者的具体解剖结构,使得CT值校正过程更加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ct 图像 用于 放疗 剂量 计算 个体化 校正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锥形束CT图像用于放疗剂量计算的个体化CT值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CT值到电子密度映射关系,即确定由定位扇形束CT图像的CT值到成像目标的电子密度之间的映射关系;(2)CT图像采集,采集患者同一身体部位的锥形束CT图像和定位扇形束CT图像,并将两套CT图像进行配准;(3)区域分割,将锥形束CT图像和扇形束CT图像配准后重叠的三维区域按指定尺寸的长方体分割为N级局部区域;设第n级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为
、
和
,第n+1级局部区域包含于第n级局部区域,且第n+1级局部区域的边长分别为
、
和
;N和n均为正整数,且1≤n≤N,N≥3;(4)获取个体化多级CT值校正表,通过统计和计算该患者各个局部区域内锥形束CT图像中像素的CT值与扇形束CT图像中对应像素的CT值,获得N级局部区域锥形束CT图像CT值到扇形束CT图像CT值的校正表;(5)锥形束CT值的校正,对于之后每一次获取的该患者的锥形束CT图像,利用步骤(4)获取的个体化多级CT值校正表对其进行校正,以便使校正后的锥形束CT图像可用于电子密度信息计算;(6)映射至电子密度,对校正后的锥形束CT图像利用步骤(1)中获得的映射关系,计算出成像目标的电子密度,由电子密度信息可进行剂量计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生;梁月强,未经李宝生;梁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583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