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及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7228.8 | 申请日: | 200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9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福冈义刚;田中祐二;文野裕一;林茂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00;A01D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雨;曹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构造,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能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处理能力优良。在脱粒室(14)中装备有以前后朝向的支轴(15)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对从前方的供给口(25)供给来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16),在脱粒筒的下方配备有使由脱粒筒(2)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漏下的承接网(17),其中,脱粒筒包括:多个棒状部件(47),以沿着支轴的前后朝向的姿势,配备成在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多个脱粒齿(18),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从棒状部件朝向脱粒筒的外侧突出地装备在各棒状部件上。 | ||
搜索关键词: | 全秆喂入型 联合收割机 脱粒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具备:脱粒室(14),在前方具有禾秆的供给口(25);脱粒筒(16),装备在上述脱粒室(14)中,以前后朝向的支轴(15)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对从上述供给口(25)供给来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和顶板(24),装备在上述脱粒筒(16)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粒筒(16)的脱粒处理部(42)具备:多个棒状部件(47),以沿着上述支轴(15)的前后朝向的姿势,配备成在该脱粒筒(16)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和多个脱粒齿(48),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设置在上述各棒状部件(47)上,并且装备成从上述棒状部件(47)向上述脱粒筒(16)的外侧突出;第1支承板(44),装备在上述支轴(15)的前部;第2支承板(45),装备在上述支轴(15)的前后中间部;和第3支承板(46),装备在上述支轴(15)的后端部,上述棒状部件(47)构成为一直线状,通过将一直线状的上述棒状部件(47)的前端连结于上述第1支承板(44),将上述棒状部件(47)的前部支承于上述第1支承板(44),通过将一直线状的上述棒状部件(47)的后端连结于上述第3支承板(46),将上述棒状部件(47)的后部连结支承于上述第3支承板(46),通过将一直线状的上述棒状部件(47)的前后中间部连结于上述第2支承板的外周部,将上述棒状部件(47)的前后中间部支承于上述第2支承板(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572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酱机
- 下一篇:一种片状再制干酪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片状再制干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