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灌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7022.5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军;刘蛟;高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能够满足城市生态用水要求,并实现对城市雨水系统的、可持续调节的回灌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它是以对雨水的调蓄为主,配以滞留和储水设施的系统工程,可广泛使用于城市雨洪利用和地下水回灌领域。根据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漏斗监测、降雨和汇流分析,确定重点回灌区域,合理布置洼地渗水池、渗井和深层回灌井,将雨水分散滞留,就地回灌。通过渗透管道、暗河、明渠的连接,以及闸门、水泵等人工控制措施,使水体在连接环路中流动,延长了回灌作用的时间,增强雨水的自净能力,有效解决雨洪产生速度快和渗透回灌缓慢之间的矛盾。通过回灌补源地下水,结合地表河湖水系的规划,实现城市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调节,减小工程设施的投入,有效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地面沉降等灾害。通过在环路上建立水生态园,增强滞留和调节能力,并结合地表水系及两岸生态河堤的建设,促进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 ||
搜索关键词: | 回灌型 城市 综合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回灌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由回灌点(包括洼地渗水池、地下渗井、深层回灌井)、连接管路(包括渗透管道、暗河、明渠)、水泵、控制闸门、水生态园和排洪渠道等设施组成。其特征在于:利用连接管路将散布于城市区域的各雨水收集点进行连接,并在连接线路上配以闸门、水泵等人工控制措施,使水体沿环路循环流动,实现以调蓄为主的动水回灌方式,补源地下含水层,利用明渠恢复城市地表水系,通过建立生态河堤和水生态园,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570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