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床横断面地震折射波勘探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9223.0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煜东;谭天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床横断面地震折射波勘探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沿河床的横断面等间距的激震点,依次对各激震点进行人工激震,人工激震时产生的地震波经河床基岩面折射后转换成折射波,折射波被两边河岸上的换能器接收,并由工程地震仪记录;通过两岸换能器记录的两组折射波传播时间数据和激震点的位置经计算处理后得到一段河床横断面覆盖层的厚度。本发明不需要使用15万元一根的漂浮电缆,大大的节约了勘探成本。由于在勘探过程中电缆是沉在河底的,不影响船只通航,所以本发明在勘探过程中不需要禁航。由于不需要在复杂水文条件下拉挂钢丝,勘探安全,不受河面宽度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河床 横断面 地震 折射波 勘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河床横断面地震折射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河床的横断面等间距布设激震点,依次对各激震点进行人工激震,人工激震时产生的地震波经河床基岩面折射后转换成折射波,折射波被两边河岸上的换能器同步接收,并由工程地震仪记录;通过两岸工程地震仪记录的两组折射波的传播时间数据和激震点的位置经计算处理后得到一段河床横断面覆盖层的厚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492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