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6996.0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徐中文;袁英战;钱英欣;侯国华;周黎光;杜彦凯;尤德清;司波;冯志勇;张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1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施工方法,通过在下弦拉索上设置撑杆,将下弦拉索和屋面板连接成共同的受力体系,并通过对下弦拉索施工预拉力,从而间接对金属薄板做成的屋面板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应力金属薄板。本发明施工顺序规划合理,简单有效,适用性强,施工辅助措施少,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的施工。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金属薄板 结构 体系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所述金属薄板为厚度在0.4~2.0mm的彩钢板、不锈钢板或合金板,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已施工好的基础上按钢柱和斜拉索设计位置安装柱脚预埋件(9)和斜拉索固定件(10);步骤二,将钢柱(6)底面通过柱脚预埋件(9)与基础连接,形成至少两个钢柱列,在钢柱列顶面安装边梁(5),所述边梁(5)的侧面预装有外伸板(12),所述钢柱(6)顶端侧面预安装有斜拉索安装节点(14);步骤三,将斜拉索的两端分别与斜拉索固定件(10)和斜拉索安装节点(14)连接;步骤四,在钢柱列之间按横梁设计间距搭设与钢柱列平行的脚手架(13);步骤五,将横梁(4)放置在脚手架(13)顶面,并进行临时连接;步骤六,垂直于横梁(4),在两钢柱之间设置厚板带(8),并将其与横梁(4)和边梁(5)的外伸板(12)固定连接;步骤七,在横梁(4)和厚板带(8)的交点处,在横梁底面安装撑杆(3);步骤八,在边梁(5)之间间隔安装下弦拉索(7),所述下弦拉索(7)位于厚板带(8)下面,并与厚板带(8)竖向共面,所述下弦拉索(7)与撑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其两端与边梁(5)初步锚固;步骤九,对下弦拉索(7)初步张拉,当测试其索力达到设计预拉力的10%后撤除其下部的脚手架(13);步骤十,将加工好的金属薄板(1)与焊接板带(15)焊接连接,并通过U型调节螺栓将焊接板带(15)与两侧边梁的外伸板(12)连接,并通过调节螺母对金属薄板(1)进行预紧;步骤十一,预紧完成后,通过铆钉将金属薄板(1)与其两侧的厚板带(8)固定连接;步骤十二,对下弦拉索(7)继续张拉,直至达到下弦拉索的索力达到设计预拉力;步骤十三,再次调节调节螺母,使金属薄板(1)内的应力均匀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699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节能减排器
- 下一篇:混凝土结构用焊接网片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