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约束非均质储层厚度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067.8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斌山;雍学善;曹正林;刘伟方;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能量约束非均质储层厚度识别系统;首先从测井单井上获取准确的储层数据参数;求取最优子波:构建储层基本小波函数;构建能量约束储层厚度谱的基本函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约束 非均质储层 厚度 识别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能量约束非均质储层厚度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数据资料输入单元首先从测井单井上获取准确的储层数据参数;利用地震、测井和录井数据资料,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分析出目的层储层厚度数据及分布规律,同时解释或分析提取储层厚度数据以及储层上下介质的声波、密度和波阻抗储层参数信息;(2)数据资料处理单元1)最优子波求取:利用测井地震信息,采用分频标定、合成记录精细标定提取准确的子波,同时利用地震地质分层、地震解释层位以及波形特征多种信息的精细标定得到最佳的时深关系;2)构建储层基本小波函数:利用数据采集得到储层参数以及井震标定的最佳时深关系对应的波形特征,基于褶积原理采用反射系数与子波褶积的算法得到合成记录;从最基本的楔状体模型入手,表达储层段的厚度谱地震响应特征,储层厚度变化引起地震响应特征变化及规律,综合考虑地震子波特征对储层顶底及边界波形的影响,构建一系列不同储层厚度变化的地震响应特征波函数,称其为储层厚度谱的基本小波函数;3)构建能量约束储层厚度谱的基本函数;当基本小波函数随厚度参数从小到大变化时,同时采取顶底不同的衰减梯度特征函数约束,得到一组代表储层厚度由薄到厚的变化特征的基本小波函数;通过不同厚度系列小波函数对包含丰富信息的地震资料进行能量约束相关分析,预测储层厚度数值;从而形成各个单井储层地震响应模型数据库; ψ a , b = | a | - 1 2 [ cψ ( t a ) - dψ ( t - b a ) ] 式(1)方程式(1)中各参数可表示为:ψ为小波函数,t为时间,b为顶底界面的时差,a为随频率变化的不同时间的尺度参数,c、d为余弦平方镶边衰减函数,即为cos(x)**2,且x与距离有关;得到的不同的储层厚度小波函数提取不同厚度的重要能量参数;(3)数据预测分析单元1)井旁地震道能量约束储层厚度谱的建立利用井点处构建的储层地震响应模型数据库来对井旁地震数据进行不同储层厚度响应特征预测分析;采取厚度大优先为原则,同时考虑能量约束波形相关系数优先的原则,得到井旁地震数据的厚度解释谱,即储层厚度谱;通过实现井旁关键地震道储层厚度谱的建立与自动解释;能量约束储层厚度谱的显示数值为能量约束的预测结果显示时放大了10000倍;预测与解释有机结合反映储层厚度变化的厚度谱;2)三维数据空间厚度预测,采用单井处储层厚度预测分析的参数,对整个三维数据体进行预测,预测解释得到储层厚度谱,通过对每一个地震道的预测即解释实现整个数据体厚度预测;(4)数据显示解释单元借助计算机机器三维显示系统软件,对预测得到储层厚度数据进行立体显示;提高厚度数据显示的速度以及地质含义,采用层间目的段的体空间预测,对数据体空间进行解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8606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瑞格列奈脂质体固体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