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沥青混合料动态剪切蠕变性能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2024.8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章毅;李立寒;耿韩;吕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4 | 分类号: | G01N3/14;G01N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沥青混合料动态剪切蠕变性能的试验方法,其首先制作沥青混合料同轴剪切试件,接着进行同轴剪切重复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塑性变形稳定期,最后计算塑性变形稳定期内的塑弹比和剪切回弹模量。本发明的试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精确可信,评价指标力学意义明确,能够更好地揭示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剪切蠕变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沥青 混合 动态 剪切 性能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测试沥青混合料动态剪切蠕变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沥青混合料同轴剪切试件;2)利用沥青混合料同轴剪切试件进行同轴剪切重复荷载试验,即在同轴剪切试件上施加重复荷载,采用材料试验机记录若干组荷载和加载周期、变形和加载周期对应的试验数据;3)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同轴剪切试件的塑性变形稳定期;4)计算塑性变形稳定期内沥青混合料的平均塑弹比R和平均剪切回弹模量G,计算公式如下: R = 1 n Σ i = 1 n γ ( i ) v - γ ( i - 1 ) v γ ( i ) m - γ ( i ) v × 100 G = 1 n Σ i = 1 n ( F ( i ) max × C γ ( i ) m - γ ( i ) v × h ) 式中:R‑塑性变形稳定期的平均塑弹比;G‑为塑性变形稳定期的平均剪切回弹模量;γ(i)v‑第i周期轴向累积塑性变形;γ(i‑1)v‑第i‑1周期的轴向累积塑性变形;γ(i)m‑第i周期的轴向累积最大变形;F(i)max‑第i周期最大荷载;C‑剪切强度系数;n‑塑性变形稳定期内加载周期个数;h‑沥青混合料试件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5202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顶管刚性桩复合支护结构
- 下一篇:整体式深水灌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