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0134.4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郑铮;卞宇生;刘娅;朱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20 | 分类号: | H01S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器,该激光器包含一种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器结构,包含基底层(4)、位于其上方的被介质层(3)包覆的金属纳米线(1)和与其紧密相连的增益介质纳米线(2)以及包层(5)。金属纳米线和增益介质纳米线的耦合,可显著地限制光场分布,实现对激光器输出光场的二维亚波长约束,同时仍能保持较低的传输损耗。所述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器与现有的纳米线加工工艺相匹配,简化了基于多层结构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器相对复杂的加工过程,为平面集成纳米有源器件的实现提供可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表面 等离子体 激光器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器结构,包含金属纳米线、增益介质纳米线、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以及基底层和包层,其中包覆介质层的金属纳米线与位于其一侧的增益介质纳米线沿长度方向紧密相接,且两者均位于基底层上;金属纳米线的最大宽度为激光器输出光的波长的0.04‑0.5倍,其最大高度为激光器输出光的波长的0.04‑0.5倍;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与金属纳米线紧密相邻且厚度均匀,且其厚度为激光器输出光的波长的0.01‑0.1倍;增益介质纳米线在激光器输出光的波长上具有光学增益,其最大宽度为激光器输出光的波长的0.04‑0.5倍,其最大高度为激光器输出光的波长的0.04‑0.5倍,且其高度不超过金属纳米线高度的1.5倍;金属纳米线和增益介质纳米线的纵向长度不超过100微米,且两者长度相等;在长度方向上,金属纳米线、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以及增益介质纳米线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的材料折射率不低于1.4,基底层的材料折射率不低于包层和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的材料折射率,包层和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的材料可为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增益介质纳米线的材料折射率高于基底层、包层以及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的材料折射率,基底层、包层以及包覆金属纳米线的介质层的材料折射率的最大值与增益介质纳米线的材料折射率的比值小于0.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3013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边控制恒流实现电路
- 下一篇:移动式节电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