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隧道近旁静压桩的优化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7259.1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沈水龙;杜守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E21D9/00;E21D9/14;E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用于隧道构建中静压桩的优化施工方法,通过确定设计参数与隧道附加弯矩和原弯矩比值的关系图;静压桩基工程场地的地质资料以及既有隧道结构的信息采集;根据静压桩的截面尺寸、长度、场地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水位标高、土层的渗透条件,结合既有隧道结构的具体形式,应用三维差分数值分析方法,确定静压桩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危害程度;根据隧道附加弯矩和原弯矩的比值确定能有效保护隧道的隔墙尺寸和位置并进行隔墙施工。本发明步骤简单实用,与现有方法联合使用可以大大减轻对既有隧道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施工后可恢复地面,且施工方便,使用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隧道 近旁 静压 优化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既有隧道近旁静压桩的优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与隧道附加弯矩和原弯矩比值的关系图;步骤2、静压桩基工程场地的地质资料以及既有隧道结构的信息采集;步骤3、根据静压桩的截面尺寸、长度、场地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水位标高、土层的渗透条件,结合既有隧道结构的具体形式,应用三维差分数值分析方法,确定静压桩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危害程度;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隧道附加弯矩和原弯矩的比值确定能有效保护隧道的隔墙尺寸和位置;步骤5、根据步骤4确定的隔墙尺寸进行隔墙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2725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梅花型焊丝盘半自动焊接机
- 下一篇:一种辊压封闭型腔保险杠激光在线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