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稳定土石边坡的生态修复构造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4896.3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德;周麒麟;范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韩朝晖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稳定土石混杂边坡的生态修复构造法,对坡面采用铁制螺纹锚杆和镀锌铁丝网加固后运用湿式喷播工艺进行修复,同时通过三维植被网的孔隙持留作用进一步减轻播种层的流失量。在裸露陡坡与未破坏山体衔接处筑砌地表径流截留沟、修建加固墙抑止坡顶跌落;通过坡底修建集水池收集坡面径流和山体优势流。本发明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可有效解决不稳定土石边坡的植物基质的有效固着,在短期内形成修复植被层,并不易被破坏;同时由于水力停留时间增长,适生性好,修复的基底不易流失。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稳定 土石 生态 修复 构造 | ||
【主权项】:
一种不稳定土石边坡的生态修复构造法,其特征在于:对不稳定土石边坡整理后,在边坡坡顶开挖地表径流截留沟和修建低矮加固墙;在坡底修建集水池,设置连接管将坡顶径流截留沟和坡底集水池连通;在压实的坡面上,利用铁制锚杆将镀锌铁丝网固定于坡面,进行第一次客土喷浆,使植物适生基质充分填满网下空间形成第一层基质层;待第一层基质层粘附稳定后铺设三维植被网,进行第二次客土喷播,使混有植物种子的基质分布到三维植被网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2489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泵安全启动止回阀
- 下一篇:干灰场灰渣坝修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