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裂纹的非线性超声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2007.3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全力;刘晓宙;龚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12 | 分类号: | G01N2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多裂纹的非线性超声定位方法,构造材料的不对称边界条件,利用不对称边界条件所引起的共振频率的不等间隔特性,以及由于材料内部裂纹振动的非线性所产生的高次谐波不能满足材料的共振频率却要满足边界条件而引起的各条裂纹两端的振动幅度的差异来进行的多条裂纹定位,分析高次谐波的大小进行裂纹定位以及裂纹大小的判断,使用接触检测技术,使被测试材料处于不对称的边界条件中,一端耦合发射换能器,发射换能器激发的检测频率为被测材料的某一共振频率,利用材料内由于微裂纹而产生的高次谐波的谐波频率不能满足材料的共振频率但却要满足边界条件而导致材料内各条裂纹两端的振动幅度的差异来进行多条裂纹的定位。滤除“虚假”裂纹的产生并达到精度改善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裂纹 非线性 超声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多裂纹的非线性超声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构造材料的不对称边界条件,利用不对称边界条件所引起的共振频率的不等间隔特性,以及由于材料内部裂纹振动的非线性所产生的高次谐波不能满足材料的共振频率却要满足边界条件而引起的各条裂纹两端的振动幅度的差异来进行的多条裂纹定位,分析高次谐波的大小进行裂纹定位以及裂纹大小的判断,具体方法是:使用接触检测技术,被测材料制备成长为L,密度为ρ的棒,其总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杨氏模量为E,被测材料一端耦合上超声换能器,激发换能器的检测频率为材料的共振频率,另一端自由,材料的另一端加上一质量负载m,以使得这一端处于带有负载,使材料处于不对称的边界条件下;用圆频率为ω的声源激励此棒,然后使用加速度计或应力计沿振动传播方向进行扫描,分析扫描中得到的高次谐波的振动幅度以及相位随位置的变化关系,来达到裂纹的定位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020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