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酮还原酶介导的产生α氯代醇的立体选择性途径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7481.5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荣贵·彭;迈克尔·沃格尔;史蒂文·詹姆斯·科利尔;韦丝娜·米切尔;亚加迪什·马维纳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德克希思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5/53;A6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申基成;郑霞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内容涉及工程化的酮还原酶多肽和其用于从α-氯代酮制备α-氯代醇的用途。还提供了编码工程化的酮还原酶多肽的多核苷酸和能够表达工程化的酮还原酶多肽的宿主细胞。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酶 产生 氯代醇 立体 选择性 途径 | ||
【主权项】:
一种工程化的酮还原酶多肽,所述工程化的酮还原酶多肽能够以SEQ ID NO:2活性的至少约1.2倍的相对活性转化(S)‑叔丁基4‑氯‑3‑氧‑1‑苯基丁烷‑2‑基氨基甲酸酯为叔丁基(2S,3R)‑4‑氯‑3‑羟基‑1‑苯基丁烷‑2‑基氨基甲酸酯,其中所述多肽包括与SEQ ID NO:2至少约7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并包括一种或多种下述特征: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脂肪族或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8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脂肪族或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34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47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脂肪族或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50的残基是选自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碱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81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90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脂肪族或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91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脂肪族或非极性氨基酸,选自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的芳香族氨基酸,或选自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碱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94的残基是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12的残基是选自酪氨酸、色氨酸和苯 丙氨酸的芳香族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17的残基是选自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酸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43的残基是选自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碱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44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45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氨基酸,或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脂肪族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48的残基是选自脯氨酸和组氨酸的受限制的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50的残基是选自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或脂肪族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52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或脂肪族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53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或脂肪族氨基酸,或选自组氨酸和脯氨酸的受限制的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58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和丝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90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或脂肪族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98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199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脂肪族或非极性氨基酸,或选自天冬酰胺、谷 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00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甘氨酸的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17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25的残基是选自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31的残基是选自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的芳香族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32的残基是选自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33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44的残基是选自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非极性氨基酸;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60的残基是选自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芳香族氨基酸;且对应于SEQ ID NO:2的氨基酸261的残基是选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和苏氨酸的极性氨基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德克希思公司,未经科德克希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2748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SD保护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外科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