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0469.3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觉;中村雅;冈本英子;小岛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B32B27/16;B29K1/00;B29K33/00;B29L7/00;B29L9/00;G02B1/11;B29C33/58;B32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可稳定地制造在基材薄膜的表面形成了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固化层的透明薄膜的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基材薄膜(18)的表面与表面具有反转微细凹凸结构的模具(22)之间,夹持含有能吸收波长340nm以上的光而引发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光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1)的工序,其中该基材薄膜(18)由支撑薄膜(17)支撑,所述支撑薄膜(17)的透光率在波长190~310nm范围内为10%以下、在波长340~900nm范围内为60%以上;从支撑薄膜(17)侧向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1)照射紫外线,获得用支撑薄膜(17)支撑的透明薄膜(16)的工序;以及将透明薄膜(16)与模具(22)分离的工序。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透明薄膜的制造方法,所述透明薄膜在基材薄膜的表面形成有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固化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工序(I),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与模具之间,夹持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和能吸收波长340nm以上的光而引发所述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光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基材薄膜由支撑薄膜从背面侧进行支撑,所述支撑薄膜的透光率在波长190~310nm范围内为10%以下、在波长340~900nm范围内为60%以上,所述模具在表面具有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反转结构且所述表面用有机系脱模剂处理过;和工序(II),从所述支撑薄膜侧向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照射紫外线,使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而形成所述固化层,得到由所述支撑薄膜从背面侧进行支撑的所述透明薄膜;和工序(III),将由所述支撑薄膜从背面侧进行支撑的所述透明薄膜与所述模具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104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获取用户带宽接入位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