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部运动健脑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35931.7 | 申请日: | 201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飞;张师杞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永飞 |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王自刚 |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手部运动健脑器,包括壳体、转指练习轮、转指引导轮、定位控制板、铆钉转轴、联动锥齿轮等,联动锥齿轮的锥齿与两个转指引导轮的锥齿啮合,一个转指引导轮转动时,可以引导另一个转指引导轮互反转动;转指练习轮可以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以规范的转指方式运动手指,迫使人们的左右脑同时运行,而促进了大脑的微循环,达到健脑益智开潜的作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健脑器 | ||
【主权项】:
一种手部运动健脑器,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一对圆盘形、椭圆盘形或者方形且四角倒圆角的壳体(2),壳体的正面上有一个直径为20 60mm、深度为6 25mm的转指练习轮孔(3),和一个直径为20 60mm、深度为6 25mm的转指引导轮孔(4),转指引导轮孔(4)与转指练习轮孔(3)关于壳体中心对称;以壳体(2)中心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上,对称分布着8 20个直径为10 20mm、深度为5 15mm的圆孔即手指定位孔(10);壳体的背面有一个凹槽,凹槽两长边为直线,两短边为和壳体边缘曲线相一致的曲线;壳体的中心有一个壳体定位孔(11);二个转指练习轮:为直径为20 60mm、厚度为5 24mm的圆形,其正面上有两个直径分别为12 25mm和10 20的深度为5 15mm的圆孔即手指转指孔(14),在转指练习轮背面中心处有一个直径为4 12mm圆台形的凸起(13),转指练习轮的中心有一个与铆钉销轴配合的通孔A(12);二个转指引导轮:为直径为20 60mm、厚度为5 24mm的圆形,每个转指练习轮上有两个直径分别为12 25mm和10 20的深度为5 15mm的圆孔即手指转指孔(14),在转指导引轮中心处有一个直径为4 12mm圆台形的凸起(13),凸起(13)的中心有一个与铆钉销轴配合的通孔B(16);转指引导轮边缘为锥齿;锥齿和联动锥齿轮的锥齿(17)相啮合;一个定位控制板:定位控制板为一个近似长方形板,两长边为直线,两短边为和壳体边缘曲线一致的曲线;定位控制板的中部和转指引导轮边缘对应的位置有一个可以容纳联动锥齿轮的方孔(21)或者半截圆锥形孔,方孔(21)或者半截圆锥形孔的中轴处有一个固定联动锥齿轮的销轴孔(23);定位控制板的中心有一个和壳体定位孔直径一致的通孔(19);定位控制板上和转指练习轮孔中心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有一个和通孔A直径相一致的通孔(18),定位控制板和转指引导轮孔中心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有一个和通孔B直径相一致的通孔(20);一根用于固定健脑器的壳体和转指轮定位控制板的销;一根用做转指练习轮轮轴的铆钉销轴;一根用做转指引导轮轮轴的铆钉销轴;一个联动锥齿轮:装配于定位控制板的半截圆锥形孔或者方孔(21)内,联动锥齿轮中心有一个通孔(24);一个销轴:通过销轴将联动锥齿轮和定位控制板的销轴孔(23)连接;转指练习轮和转指引导轮分别安装于壳体的转指练习轮孔(3)和转指引导轮孔(4)上,转指练习轮和转指引导轮的通孔各安装一个铆钉销轴,将两个转指练习轮、转指引导轮分别与定位控制板连结在一起,另一根销轴通过壳体中心的壳体定位孔(11)、定位控制板中心的通孔(19)将壳体(2)、定位控制板固定在一起,联动锥齿轮安装于定位控制板的方孔(21)或者半截圆锥形孔内,其锥齿(17)分别与两个转指引导轮边缘的锥齿互相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永飞,未经魏永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3593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帘面料
- 下一篇:一种抗静电聚酯类织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