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瓦斯综合应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890.5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薛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攀极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7/18;E21F1/00;F02B43/10;F02B63/04;F01D15/10;F01K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006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瓦斯综合应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该系统包含矿井乏风测定部件、煤矿瓦斯测定部件、由高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高浓度燃气发电机组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高浓度瓦斯处理子系统;由安全输送装置、低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低浓度燃气发电机组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低浓度瓦斯处理子系统;高浓度燃气发电机组、低浓度燃气发电机组分别通过电缆与电网连接;由乏风输送连接装置、掺混装置、乏风氧化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矿井乏风处理子系统及分别与高、低浓度瓦斯处理子系统、矿井乏风处理子系统连接的余热处理子系统;本发明可对不同浓度的瓦斯采用综合利用,使瓦斯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能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瓦斯 综合 应用 系统 及其 利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煤矿瓦斯综合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应用系统包含矿井乏风测定部件(8)、煤矿瓦斯测定部件(1)、高浓度瓦斯处理子系统(2)、低浓度瓦斯处理子系统(3)、矿井乏风处理子系统(4)和余热处理子系统(5);所述的煤矿瓦斯测定部件(1)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煤矿瓦斯抽采泵房的出风口相连; 所述的矿井乏风测定部件(8)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煤矿通风巷道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的高浓度瓦斯处理子系统(2)包含高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21)、高浓度燃气发电机组(22);所述的高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21)的进气口与煤矿瓦斯测定部件(1)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高浓度燃气发电机组(2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高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21)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的高浓度燃气发电机组(22)的电源端通过电缆与电网(6)相连;所述的低浓度瓦斯处理子系统(3)包含安全输送装置(31)、低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32)、低浓度燃气发电机组(33);所述的安全输送装置(31)的进气口与煤矿瓦斯测定部件(1)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低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32)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安全输送装置(31)的出气口相连,低浓度燃气发电机组(33)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低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21)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的低浓度燃气发电机组(33)的电源端通过电缆与电网(6)相连;所述的矿井乏风处理子系统(4)包含乏风输送连接装置(46)、乏风氧化装置(42)、第三控制传感部件(44)、掺混装置(45);所述的乏风输送连接装置(46)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乏风测定部件(8)、掺混装置(45)的出气口连接,其出气口与乏风氧化装置(42)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三控制传感部件(44)的进口与高浓度瓦斯预处理装置(21)的出口相连;所述的掺混装置(45)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乏风测定部件(8)的出气口、第三控制传感部件(44)的出气口相连; 所述的余热处理子系统(5)包含余热利用循环装置(51)、第一余热锅炉(52)、蒸汽轮机(56)及发电机(53);所述的余热利用循环装置(51)分别与第一余热锅炉(52)、蒸汽轮机(56)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余热锅炉(52)的高温烟气进口分别通过管道与高浓度燃气发电机组(22)、低浓度燃气发电机组(33)的高温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的发电机(53)的主轴与蒸汽轮机(56)的主轴相连,发电机(53)通过电缆与电网(6)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攀极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攀极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289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