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膜沙层自净养殖日本对虾的池塘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3661.0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波;黄海立;周银环;李义军;王平;李婷;张特;李咏;孙成志;唐圣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地膜沙层自净养殖日本对虾的池塘及方法,池塘由地膜池塘、支柱、带孔PVC板、带孔PVC管道、筛绢网、蛋白分离器和臭氧发生器组成,地膜池底均匀铺设数条带孔PVC进水管;池底以水泥混凝土作为支柱,在其上覆盖带孔的PVC筛板;PVC筛板上面覆盖60目筛绢网,再在筛绢网上均匀铺设数条带孔PVC进气管;上覆盖沙层20-30cm;沙层表面铺设外包20目的筛绢网的带孔PVC进气管;池底部设置排污管;排出污水通过水泵进入蛋白分离器、臭氧发生器,处理后再回流到池塘循环使用。该方法由于采用沙层自净循环水养殖,可以减少养殖原水使用量的80%,减少养殖水体的交换,减少病原体的水平传播途径,减少病害的发生,可以显著的提高日本对虾养殖的稳定性和产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膜 沙层 自净 养殖 日本 对虾 池塘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地膜沙层自净养殖日本对虾的池塘,由地膜池塘;罗茨鼓风机、水泥混凝土支柱、带孔PVC板、PVC管道、筛绢网、蛋白分离器和臭氧发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池塘由池壁(A)与池底(B)围成,池塘大小为666m2,正方形,池深度2.5m左右,池底(B)铺设地膜,地膜厚度为0.8‑1.0cm,池壁(A)坡度为1∶1.5,池壁(A)采用地膜护坡,地膜厚度为1.0cm,或水泥混凝土护坡厚度为8‑10cm,主进水管(O),内径为20cm,在池底(B)地膜上均匀铺设数条带孔PVC进水管(E)和主进水管(O)相连,进水管(E)内径为2cm,孔径为0.05cm;池底(B)以水泥混凝土作为支柱(C),支柱(C)高20cm,宽度20cm,长度和池塘宽度相当,支柱(C)间距为0.2m,支柱(C)上覆盖厚度为1cm的PVC筛板(D),其上钻直径为0.05cm的小孔,孔间距为2cm PVC筛板(D)上面覆盖一层60目筛绢网(H),再在筛绢网(H)上均匀铺设数条带孔PVC进气管(F),进气管(F)内径为2cm,孔径为0.05cm,外包20目的筛绢网;进气管(F)上铺沙(K)20‑30cm,覆盖PVC进气管(F);沙层表面铺设带孔PVC进气管(G),进气管(G)内径为2cm,孔径为0.05cm,外包20目的筛绢网;池底设置1个排污管(L),排污管(L)管口略高于沙层表面,内径10cm;供水管(E)穿过支柱(C),一端固定在池壁(A)上,另一端与装在管子上的阀门(N)连接,阀门(N)与臭氧处理装置(J)、泡沫分离器(I)、水泵(M)连接,水泵(M)与排污管(L)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436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