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高密度地震静校正处理中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0346.6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仕;崔树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工程调查中的地震资料处理,针对单点高密度地震的检波器室内组合后静校正中,所需要的浅层速度模型进行研发,涉及地震勘探中近地表速度建模和静校正。一种在高密度地震静校正处理中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为设近地表速度随深度线性增加,根据近地表速度场初至波的物理性质,从高密度地震相邻检波点初至波的走时时差计算不同炮检距的折射波速度,后根据炮检距和折射波的关系建立近地表渐变速度场参数,进而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改速度模型可直接用于地震处理中的静校正量计算,也可作为初始模型用于近地表速度的层析反演。该方法计算速度快,且不依赖震源造成的初至位置的变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地震 校正 处理 建立 地表 速度 模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在高密度地震静校正处理中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设近地表速度随深度线性增加,根据近地表速度场初至波的物理性质,从高密度地震相邻检波点初至波的走时时差计算不同炮检距的折射波速度,后根据炮检距和折射波的关系建立近地表渐变速度场参数,进而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用于地震处理中的静校正量计算,或作为初始模型用于近地表速度的层析反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2034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配流体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多种硬币分理机及分离硬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