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反垃圾邮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5792.8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泾沙;徐晶;张玉强;徐菲;马书南;张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12/58;H04L9/0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反垃圾邮件的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能够用于互联网中需要对邮箱地址信息进行保护的网络应用。本发明在保证网络交互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把用户常用邮箱地址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不予公开,用一个用户可以灵活控制的具有有效期限的子邮箱地址代码来代替常用邮箱地址,把用户常用邮箱地址作为隐私信息隐藏,此子邮箱地址代码根据交互方的邮箱地址、系统时间、随机数生成,只限于此特定交互方与用户进行一对一通信时使用。本方法不仅实现了不公开用户的常用邮箱地址,还强调了用户的自主性,能够由用户自主判断识别哪个为垃圾邮件,并从源头阻止了垃圾邮件的发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隐私 保护 垃圾邮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反垃圾邮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常用邮箱的拥有者用户为主体A,与用户交互的他人或网站为客体B,邮箱服务器为C;总体流程技术实现步骤如下:(一)主体A需要与他人或网站客体B进行交互,B需要A的邮箱地址进行通信;(二)主体A检测是否已经知道客体B的邮箱地址;分以下两类情况I和II.I.当检测成功,主体A获得客体B的邮箱地址:a)主体A登录到邮件服务器C,根据客体B的邮箱地址和随机数及系统当前时间,使用SHA‑1算法产生消息摘要,并使用RSA算法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来生成子邮箱地址代码;b)主体A获得邮件服务器C根据申请信息生成的子邮箱地址代码,将子邮箱地址代码和主体A的常用邮箱进行绑定,并在常用邮箱中保存所有子邮箱信息,以方便主体A在以后与客体B交互过程中根据交互情况对此子邮箱进行管理,并对此子邮箱进行初步设置:至少设置子邮箱的有效期、子邮箱的简称、交互业务关键字以及加密方式、数字签名这些安全参数;c)主体A把此子邮箱地址代码发送给客体B,以此作为仅供A、B间交互使用的通信手段;d)客体B通过子邮箱地址代码发信给主体A;e)主体A对通过子邮箱地址代码通信的邮件发件人的ID进行验证,发件人的邮箱地址与客体B的邮箱地址是否相同,是,发送到子邮箱地址代码的信件由主邮箱来接收,否则,被拒绝;II.如果检测失败,主体A不知道客体B的邮箱地址:1)主体A登录到邮件服务器C,将在缺省客体B的邮箱地址的情况下根据随机数及系统当前时间,产生消息摘要,并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来生成特别子邮箱地址代码,同时将特别子邮箱地址代码和主体A的常用邮箱进行绑定,并在常用邮箱中保存所有特别子邮箱的信息,以方便主体A对此子邮箱进行管理;主体A将特别子邮箱地址代码公开;2)主体A获得邮件服务器C根据申请信息生成的特别子邮箱地址代码,并对特别子邮箱进行初步设置:至少设置子邮箱的有效期、子邮箱的简称、交互业务关键字以及加密方式、数字签名这些安全参数;3)主体A告诉客体B特别子邮箱地址代码;4)客体B通过特别子邮箱地址代码发信给主体A;5)特别子邮箱地址将发送一个提醒信息给主体A的常用邮箱,此提醒信息包含发件人、邮件主题、发件时间、以及邮件大小,邮件关键字;6)主体A查看提醒信息;如果对邮件感兴趣,在常用邮箱中收取此邮件,这样主体A就获得了与之交互的客体B的邮箱地址,将重复上述I过程,主体A到邮件服务器C申请一个子邮箱地址代码发送给B,此子邮箱地址代码仅供A与B之间交互使用;如果主体A对提醒信息不感兴趣,认为是垃圾邮件就将其列入黑名单,邮件将自动删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1579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