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孔隙结构相关的全频带速度预测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6921.7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洋;孙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与孔隙结构相关的全频带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是基于高频的 |
||
搜索关键词: | 孔隙 结构 相关 频带 速度 预测 模型 | ||
【主权项】:
与孔隙结构相关的全频带速度预测模型1.与孔隙结构相关的全频带速度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精细的测井解释分析,得到速度预测所需的岩性和基本物性参数,包括岩石基质性质及含量、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步骤2,通过Voigt-Reuss-Hill平均公式(1952)得到岩石骨架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通过Wood方程(1955)得到混合流体的弹性参数,并根据各组分的密度及其权重求算出饱和流体介质的总密度;步骤3,通过设定孔隙纵横比,利用
模型预测出饱和流体下的岩石的高频极限弹性模量,包括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步骤4,通过设定频散参数,利用裂缝-孔隙微结构模型将高频极限湿岩石的弹性模量校正到测井频带(千赫兹)下,进而求出相应的纵横波速度;步骤5,将校正到测井频带下的纵横波速度与实测的纵横波速度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吻合(允许误差范围为±10%),如果吻合,执行下一步,如果不吻合,返回步骤4和步骤5,重新选取孔隙纵横比和频散参数,直至吻合(注意,实际测井中往往只测量纵波,此时可只用实测纵波速度作为约束);步骤6,然后再利用确定下来的频散参数,利用裂缝-孔隙微结构模型再将步骤6得到的测井频带下纵横波速度校正为地震频带(几十赫兹)下纵横波速度,以服务于地震储层预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0692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野生鳖生产方法
- 下一篇: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