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刷地形的三维观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2051.6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舟;徐飞龙;刘亚坤;王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1C11/02;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冲刷地形的三维观测装置,属于地形测量领域。由全平面激光投射机、图像采集装置、地形图像标定装置、主机升降装置、固定支架结构、供电系统组成。全平面激光投射机由一字线型激光模组、模组微调支架、隔板、盖板、激光测距仪、万向节组成;地形图像标定装置由点斑式激光模组和固定支板组成;图像采集装置由计算机、数码相机、相机重心定位盒和万向节组成。全平面激光投射机和数码相机在其自重作用下,通过万向节自动调节各自的水平角度,使全平面激光与水平面平行,相机主光轴与水平面垂直;主机升降装置以设定步距控制全平面激光投射机升降。整套系统具有较高的观测效率和精度,适用于河工模型试验中地形三维分析方面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刷 地形 三维 观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冲刷地形的三维观测装置,包括全平面激光投射机、图像采集装置、地形图像标定装置、主机升降装置、固定支架结构和供电系统;其特征是:全平面激光投射机包括多组一字线型激光模组(1)、固定套环(2)、固定螺丝(3)、微调螺丝(4)、弹簧(5)、微调支板(6)、水平固定隔板(7)、竖向固定隔板(8)、投射机主梁(9)、顶盖板(10)、侧盖板(11)、激光测距仪(14)、测距仪固定架(15)和万向节(27)组;全平面激光投射机通过万向节(27)、连接杆(26)与支架(25)连接固定;一字线型激光模组(1)通过固定套环(2)和固定螺丝(3)与微调支板(6)固定连接,通过微调螺丝(4)与水平固定隔板(7)连接,各个一字线型激光模组(1)之间采用并联电路连接,由稳压直流电源(19)提供电压;同一层的多个一字线型激光模组(1)沿圆环形的水平固定隔板(7)切向互成一夹角并排均匀布设,每层水平固定隔板(7)分为三个单元;通过调节微调螺丝(4)改变弹簧(5)的长度微调一字线型激光模组(1)发射出的面激光角度;水平固定隔板(7)与竖向固定隔板(8)、顶盖板(10)与侧盖板(11)都通过螺栓连接;图像采集装置由数码相机(17)、计算机(20)、相机重心定位盒(28)和万向节(27)组成;数码相机(17)固定在相机重心定位盒(28)中,通过万向节(27)与支架(25)连接,相机主光轴(18)垂直于全平面激光(23);相机重心定位盒(28)可准确定位相机的重心;计算机(20)控制数码相机(17)采集地形图像数据;全平面激光投射机向被测冲刷地形(22)发射一组水平的全平面激光(23),与地形表面相交形成一组地形高程标示激光线条,同时地形图像标定装置向被测冲刷地形(22)发射一组激光定位点斑(24),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冲刷地形(22)表面的空间坐标信息;地形图像标定装置由点斑式激光模组(16)和固定支板(21)组成;点斑式激光模组(16)均匀布设在固定支板(21)上,接通电源后向被测地形发射一组相互平行且与水平面垂直的激光线;主机升降装置由主机升降机(31)和钢丝绳(32)组成;主机升降机(31)以设定步距逐次升高或降低全平面激光投射机,改变其底部高程;固定支架结构由支架(25)和支架滑动底座(29)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0205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