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300296.0 | 申请日: | 201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石玉美;陈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7/04 | 分类号: | G01N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周文娟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属于低温工程与低温技术领域,适用于测量多种储氢材料在宽温区范围内的低温储氢性能。包括液氮杜瓦、高压氢气钢瓶、真空机组、数据采集计算机、温度采集仪、PID温控仪、法兰、铂电阻、样品室、加热丝、冷却盘管、热电偶、杜瓦、真空规管、压力传感器和阀门。本试验装置以循环液氮作为冷却工质,并结合电加热来实现宽温区范围内的温度调节。PID温控仪通过热电偶测得的温度信号对加热丝的加热量进行调节。压力传感器及温度采集仪将测得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样品室法兰布置在样品室底部,内杜瓦与外杜瓦法兰焊接成一体,以确保样品的更换。本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
| 搜索关键词: | 宽温区储氢 材料 低温 性能 试验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液氮杜瓦(1)、高压氢气钢瓶(2)、真空机组(3)、数据采集计算机(4)、温度采集仪(5)、PID温控仪(6)、内杜瓦法兰(7)、外杜瓦法兰(8)、铂电阻温度计(9)、样品室(10)、样品室法兰(11)、加热丝(12)、冷却盘管(13)、热电偶(14)、内杜瓦(15)、外杜瓦(16)、真空规管(17)、压力传感器(18)、氢气充注阀(V1)、第一抽真空阀(V2)、氢气排气阀(V3)、第一液氮输送阀(V4)、第一液氮排出阀(V5)、第二液氮输送阀(V6)、第二液氮排出阀(V7)、第二抽真空阀(V8)、第一安全阀(V9)、第二安全阀(V10)、第三安全阀(V11),其特征在于:样品室(10)置于内杜瓦(15)中,内杜瓦(15)与外杜瓦法兰(8)焊接成一体置于外杜瓦(16)内,并与外杜瓦(16)形成真空夹层,加热丝(12)和冷却盘管(13)分别交替缠绕在样品室(10)和内杜瓦(15)的外壁上,热电偶(14)分别安装在样品室(10)和内杜瓦(15)的外壁上,铂电阻温度计(9)安装在样品室(10)的顶部,样品室法兰(11)布置在样品室(10)的底部;第一安全阀(V9)和压力传感器(18)均安装在高压氢气钢瓶(2)的输出管道上,第二安全阀(V10)安装在内杜瓦法兰(7)上,第三安全阀(V11)和真空规管(17)均安装在外杜瓦(16)的外壁上,外杜瓦(16)通过第二抽真空阀门(V8)与真空机组(3)连接;液氮杜瓦(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液氮输送阀(V4)和第二液氮输送阀(V6)与样品室(10)及内杜瓦(15)外壁上的冷却盘管(13)的进口连接,冷却盘管(13)的出口分别通过第一液氮排出阀(V5)和第二液氮排出阀(V7)与大气相通;高压氢气钢瓶(2)的出口通过氢气充注阀(V1)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一抽真空阀(V2)与真空机组(3)连接,另一路又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氢气排气阀(V3)与大气相通,另一路穿过内杜瓦法兰(7)和样品室(10)的顶部插入到样品室(10)内;加热丝(12)和热电偶(14)均与PID温控仪(6)连接;数据采集计算机(4)通过温度采集仪(5)与铂电阻温度计(9)连接;压力传感器(18)与数据采集计算机(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30029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