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作农田涝渍模拟试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2205.3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E02B11/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5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作农田涝渍模拟试验系统,属农业水土工程技术领域。它由蓄水池、测坑群、水位控制装置等构成,测坑群由测坑单元构成,测坑单元之间设置有观测走廊和排水沟,测坑单元一侧设置有相对应的水位控制装置,测坑群的一端设置有踏步,另一端设置有蓄水池。该系统通过输水管和蓄水箱向测坑群提供试验用水,通过排水管、灌排两用管和水位控制装置模拟农田涝渍生境,有效进行排灌控制。解决了现有测坑试验的边界条件和作物生长环境均与农田存在明显差异,影响试验精度和研究成果实用性的问题。该系统可分别用于营造降雨和农田周边河湖沟渠等水位过高时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能保证试验在近自然条件下进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作 农田 模拟 试验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旱作农田涝渍模拟试验系统,它由蓄水池(1)、测坑群、排水沟(2)、水位控制装置(3)构成,其特征在于:测坑群由两排并列设置的测坑单元(4)构成,两排并列设置的测坑单元(4)之间设置有观测走廊(5)和排水沟(2),以及与每个测坑单元(4)对应的水位控制装置(3);测坑群的一端设置有踏步(6),测坑群的另一端设置有蓄水池(1),蓄水池(1)通过输水管(7)和输水支管(8)与测坑单元(4)连通;所述的测坑单元(4)由测坑体(9)、底板(10)、保护层(11)、内砌体(12)、试验土壤(13)、滤水层(14)、灌排两用管(15)构成,底板(10)上设置有测坑体(9),测坑体(9)内设置有内砌体(12),测坑体(9)与内砌体(12)之间设置有保护层(11),内砌体(12)的下部设置有滤水层(14),滤水层(14)上方装填有试验土壤(13),滤水层(14)下方设置有灌排两用管(15),灌排两用管(15)的一端与测坑体(9)外侧相通,该端上装有连接管件(16),连接管件(16)上设置有进水口(17)、排水口(18)和控制阀(19);所述的水位控制装置(3)由蓄水箱(23)、水箱支架(24)、支架基座(25)、升降阀(26)、升降螺杆(27)构成,支架基座(25)上设置有水箱支架(24),水箱支架(24)顶部装有升降阀(26),升降螺杆(27)通过升降阀(26)安装在水箱支架(24)上,蓄水箱(23)吊装在升降螺杆(27)的底端;所述的试验土壤(13)表面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水管(20)和地下水位连通管(21),排水管(20)和地下水位连通管(2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测坑体(9)外侧,排水管(20)的该端上设置有排水口(18)和控制阀(19),地下水位连通管(21)该端上设置有地下水位读数管(22);所述的蓄水箱(23)一侧的箱体上部设置有溢流孔(28),蓄水箱(23)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9),所述的出水口(29)通过连接软管与连接管件(16)的进水口(17)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922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半导体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调式低压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