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垃圾生产多孔陶粒的工艺与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8270.6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申;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针对目前我国废弃建筑垃圾产生量大、占用土地、环境危害突出、再生利用困难的现状,提供建筑垃圾生产高性能多孔陶粒的工艺与成套设备。其特征是针对建筑垃圾的组成特点,制定了特殊的预处理、混料造粒、热处理和整形处理工序。通过控制造孔剂的调制、导入方式和加入量,选用合适的热处理设备,制定了针对性的升温、保温和降温制度,生产出优质陶粒。制得的陶粒主要用做污水处理厂生物膜载体、臭气处理滴滤池填料、轻质高强度建筑材料的填料和保温隔声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垃圾 生产 多孔 陶粒 工艺 成套设备 | ||
【主权项】:
建筑垃圾生产多孔陶粒的工艺与成套设备,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预处理:将建筑垃圾中钢筋、木材、塑料、铝合金和其它金属进行分拣后作为再生资源处置,然后将剩余的砖瓦、沙石、装饰瓷砖、玻璃碎片、杂土等在鄂式破碎机中破碎,用2mm筛分选破碎物,将筛上物返回破碎机再处理。(2)混料造粒工序:将筛下物转移至外加热式回转加热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原料转移至球磨机中球磨,再往球磨机中加入造孔剂,继续球磨干混,然后将混合原料转移至配料池中,加水适量水搅拌,再用成形机造粒,也可以用捣打法造粒成形,造粒后自然风干。(3)热处理:将风干后的粒状物转移至回转加热炉中,以一定的升温制度升温、保温,然后以一定的降温制度降温至室温。(4)整形处理:将烧制成的陶粒转移至球磨机中,在一定的转速条件下球磨一定后即得高性能优质陶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4827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减少冷轧钢卷折印缺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