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离子注入与离子束刻蚀相结合制备KTP脊形光波导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845.1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花;黄庆;刘鹏;管婧;王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G02B6/134;G02B6/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离子注入与离子束刻蚀相结合制备KTP脊形光波导的方法,属于光电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如下:将尺寸为10mm×10mm×1mm的z切KTP晶体的表面及相对两个端面光学抛光;用丙酮、去离子水、和酒精清洗样品,进行离子注入得到平面光波导;在样品上甩涂BP218光刻胶,掩模板曝光,然后显影、坚膜,形成光刻胶的条形掩模;将样品放在离子束刻蚀机靶室中,抽真空至10-4帕量级,进行离子束刻蚀;清洗光刻胶掩模,得到脊形形光波导。所形成的脊形光波导可以很好的保持KTP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在制备光开关、光调制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注入 离子束 刻蚀 相结合 制备 ktp 脊形光 波导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离子注入与离子束刻蚀相结合制备KTP脊形光波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样品处理:选择样品KTP晶体,Z切,尺寸为10毫米×8毫米,厚度为1.5毫米,表面光学抛光;样品先后经丙酮、去离子水和酒精清洗后,准备离子注入;2)离子注入:把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放在离子注入机靶室中,抽真空至10‑4帕斯卡量级,进行轻离子或重离子注入;轻离子注入时,选择能量为400‑550keV、剂量为1×1016离子/平方厘米量级、离子束流为100nA、扫描面积为15cm×20cm;重离子注入时,选择能量为1MeV‑6MeV、剂量为1×1013‑5×1015离子/平方厘米、离子束流为20nA、扫描面积为15cm×20cm;所述的轻离子为氢离子或氦离子,重离子为氧离子或碳离子或硅离子或铜离子或磷离子;样品经离子注入,形成平面光波导,并对平面光波导先后用丙酮、去离子水和酒精清洗;3)光刻胶掩模的制备匀胶:利用高速匀胶机在清洗过的平面光波导上涂布光刻胶,转速为5000转/分钟,在120摄氏度下,前烘2分钟,光刻胶为BP218紫外正型光刻胶;光刻:光刻板不透光部分线条为5‑10微米,周期为12‑50微米,曝光光源为高压汞灯;曝光后,用正胶显影液显影,清洗、吹干后形成光刻胶掩膜;后烘:将已形成光刻胶掩模的样品放入恒温炉中,保持120摄氏度,后烘30分钟,蒸发出光刻胶中的水分,完成光刻胶掩膜的制备;4)离子束刻蚀:在离子束刻蚀机上进行Ar离子束刻蚀,离子源为考夫曼型离子源,离子束束径为3厘米,束流密度为15‑30毫安/平方厘米,离子束能量在400~1900电子伏特的范围内可调,束流入射角为30度,高真空工作腔的本底真空度为10‑4帕斯卡量级,工作压力为10‑2帕斯卡量级;控制刻蚀速率为400纳米/小时,刻蚀时间为1‑5个小时,刻蚀深度为0.4‑2微米;在样品上形成周期性条纹;5)后处理:用光刻胶腐蚀液去除残留的光刻胶,对样品进行端面抛光,形成KTP脊形光波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418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