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成像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9815.9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徐艺;李亚超;邢孟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9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SAR仿真成像评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对不同工作模式适应性不强,实验过程繁琐,实验时间较长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首先,选择工作模式、输入雷达参数和载体运动参数、加载仿真场景并设置坐标;其次,根据系统环境设置仿真雷达回波信号;然后,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成像处理,得到斜距图像;接着,利用三维几何校正方法对斜距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得到地距图像;最后,对地距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系统参数进行反馈修正,为之后的半实物仿真实验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本发明适应正侧视、斜视和扫描模式共三种工作模式,操作中只需输入若干参数,能简化实验过程,节省实验时间,可用于SAR系统设计的地面仿真实验中。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合成孔径雷达 仿真 成像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成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工作模式,输入雷达参数与载体运动参数,加载仿真场景、设置仿真场景坐标;(2)根据雷达工作模式确定每个周期雷达波束照射到的仿真场景范围,将该范围内的点目标按其与雷达的斜距划分为同心圆,将各个同心圆内的点目标的后向反射系数相加,构造出所有距离单元的信号:s 1 = Σ n = 1 N Σ i = 1 P σ i exp ( - j 4 π λ R ( t m ) ) ]]> 其中n为距离单元序号,N为距离单元个数,i为点目标序号,P为点目标个数,σ为点目标的后向反射系数,λ为发射信号波长,R表示点目标的斜距,tm为慢时间,将该信号与发射信号卷积,就可得到雷达回波信号:s ( t ^ , t m ) = a r ( t ^ - 2 R ( t m ) c ) a a ( t m ) exp [ jπγ ( t ^ - 2 R ( t m ) c ) 2 ] exp [ - j 4 π λ R ( t m ) ] ]]> 其中
表示快时间,c表示光速,ar是距离窗函数,aa是方位窗函数,γ是发射信号的调频率;(3)将雷达回波信号
先变换到距离频域补偿线性距离走动,再变回到二维时域补偿空变的多普勒中心,接着变换到二维频域,补偿三次相位因子、二次距离脉压因子和距离弯曲因子,最后变回到二维时域,在方位向进行Dechirp处理,得到斜距图像
其中Bs为发射信号带宽,fa为信号多普勒频率,R0为点目标与雷达孔径中心的斜距,sinc为最终的信号包络;(4)通过
进行坐标变换,将斜距图像
表示为S(R,fa)的形式,并对S(R,fa)使用三维几何校正方法进行几何校正,得到地距图像G(x,y),其中x为图像在X轴的坐标,y为图像在Y轴的坐标;(5)将地距图像坐标与仿真场景坐标进行比较,作出对地距图像G(x,y)的质量评价,如果地距图像坐标与仿真场景坐标误差的绝对值超过一个分辨单元,则质量评价不合格,需要对系统参数进行反馈修正,并再次进行仿真实验,直至误差小于一个分辨单元为止;反之执行步骤(6);(6)将质量评价合格的系统参数应用到下一阶段的半实物仿真实验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998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