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9473.2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况下,以成像速度来确定散射双曲线轨迹,然后计算地震散射P-P波正常时差;第三步:从地震波旅行时中减去地震散射P-P波正常时差;第四步:对各炮检距上减去地震散射P-P波正常时差的双曲线轨迹的散射振幅进行加权求和,便实现了地震散射P-P波成像;第五步:对成像数据按地震格式输出,具有提高了水平叠加成像技术的叠加次数,有效提高了信噪比和成像精度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散射 成像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地震散射P-P波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地震数据读取到二维数组F中,同时将观测系统参数加载到原始地震数据道头中,并依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计算出散射点位置和坐标;第二步:依据散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况下,以成像速度来确定散射双曲线轨迹,然后计算地震散射P-P波正常时差。地震散射P-P波时距双曲线方程:t ji = 1 v P ( L j 2 + z 0 i 2 + ( x j - L j ) 2 + z 0 i 2 ) ]]> 地震散射P-P波正常时差:Δ t ji = 1 v P ( L j 2 + z 0 i 2 + ( x j - L j ) 2 + z 0 i 2 ) - 2 z 0 i v P ]]> 式中,j=1,2,…,m为地震道号,i=1,2,…,n为地震道号,tji为延迟时间,z0i为散射点距地表视深度,VP地震散射P波传播速度,Lj为炮散距,Xj为炮检距;第三步:从地震波旅行时中减去地震散射P-P波正常时差;第四步:对各炮检距上减去地震散射P-P波正常时差的双曲线轨迹的散射振幅进行加权求和,便实现了地震散射P-P波成像。地震散射波振幅加权求和原理为:
式中:E为正常时差校正后的地震记录,m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为道序号(j=1,2……m),i为采样点序号(i=1,2……n);第五步:对成像数据按地震格式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94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出铁沟撇渣器预制过梁
- 下一篇:防爆电热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