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渣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8349.4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卢啸风;曾兵;舒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26 | 分类号: | F23C10/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排渣分选装置,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的选择性排放和冷却,包括分选室、进渣口、回风返料口等。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分选室与炉膛共用膜式水冷壁形成紧凑的一体化式结构,分选室的四周和顶部壁面由炉膛的膜式水冷壁拉稀弯制并加焊扁钢组成;分选室底部布置分选室布风板,分选室布风板上设有粗渣排渣管;分选室与炉膛之间的膜式水冷壁的底部设有进渣口,分选室的顶部壁面与炉膛的接合处设有细灰返料口或分选室顶部中心位置设有返料排气管。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对炉渣的粗细分选、回收细颗粒的能力,能较大范围调节返回炉膛的细颗粒量及其粒径范围,并对炉渣进行初步冷却,实现中温排渣,降低了对后续冷渣设备的出力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选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排渣分选装置,包括分选室(10)、分选室布风板(12)、分选室风室(13)、与炉膛(4)共用的膜式水冷壁(6)、回风返料口、进渣口(11)和粗渣排渣管(14),其特征是:分选室(10)与炉膛(4)共用膜式水冷壁(6)形成紧凑的一体化式结构,分选室(10)底部布置分选室布风板(12),分选室布风板(12)上设有粗渣排渣管(14),分选室布风板(12)与炉膛布风板(3)在同一水平面上;分选室(10)的四周壁面和顶部壁面、分选室布风板(12)及分选室风室(13)均由炉膛(4)的膜式水冷壁(6)拉稀弯制并加焊扁钢组成,分选室(10)顶部壁面的倾斜角α为15~25°;分选室(10)与炉膛(4)之间的膜式水冷壁(6)底部开有进渣口(11),分选室(10)顶部壁面与炉膛(4)的接合处开有细灰返料口(9)或分选室(10)顶部中心位置设有返料排气管(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834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