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微液滴固定方法及其专用微流控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2872.6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施维维;温慧;陆瑶;林炳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J19/0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通量微液滴固定方法,基于浮力和表面张力原理,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操控,所述微液滴固定方法具体是:将连续相和分散相利用注射泵分别注入芯片,既而在T型微液滴生成区形成连续的单分散性微液滴;在注射泵驱动下微液滴继续流动并进入液滴捕获器阵列,液滴在流经捕获器下方通道时由于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向上进入圆柱体捕获器;后续液滴从已经成功固定液滴的液滴捕获器的下方通道流过,继而被顺序地捕获于后续的液滴捕获器中。本发明简化了液滴固定原理和过程,其所涉及的微流控芯片制造简单,实验操作方便,固定效果稳定,对液滴内的生物体不产生损伤,且易于与芯片上其他功能单元进行灵活组合和规模集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微液滴 固定 方法 及其 专用 微流控 芯片 | ||
【主权项】:
一种高通量微液滴固定方法,基于浮力和表面张力原理,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操控,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固定方法具体是:将芯片上的连续相和分散相入口通过特氟龙管分别与两个注射泵相连接,在注射泵驱动下,将连续相和分散相分别注入芯片,既而在T型微液滴生成区形成连续的单分散性微液滴;连续产生的微液滴在注射泵驱动下继续流动并进入液滴捕获器阵列,液滴在流经捕获器下方通道时由于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向上进入圆柱体捕获器;后续液滴从已经成功固定液滴的液滴捕获器的下方通道流过,继而被顺序地捕获于后续的液滴捕获器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287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