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强化自然通风脱氮除磷生物滴滤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7021.4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杨海真;潘琦;胡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强化自然通风脱氮除磷生物滴滤池,包括池体、进水布水管、集水出水管、无动力通风装置、承托层和滤料层,其特征在于滤料层位于滤体内,承托层位于滤料层底部,承托层内布置有集水出水管,进水布水管位于滤料层上方,池体顶部设有无动力通风装置,滤料层自上而下由好氧区、兼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组成。本发明通过在生物滴滤滤池顶部安装全向无动力强化通风装置自然通风强度,同时利用滤池边壁的开孔个数变化,结合自上而下滤料粒径的变化,控制反应器内不同区域通风条件,调节通风量,形成集好氧、兼氧、缺氧以及厌氧于一体的生物滴滤池,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强化 自然通风 生物 滤池 | ||
【主权项】:
人工强化自然通风脱氮除磷生物滴滤池,包括池体(1)、进水布水管(2)、集水出水管(3)、无动力通风装置(4)、承托层(9)和滤料层,其特征在于滤料层位于滤体(1)内,承托层(9)位于滤料层底部,承托层内布置有集水出水管(3),进水布水管(2)位于滤料层上方,池体(1)顶部设有无动力通风装置(4),滤料层自上而下由好氧区(5)、兼氧区(6)、缺氧区(7)和厌氧区(8)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70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气浮式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