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自适应编码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9651.7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京;蒋海波;唐聃;王一丁;肖宜龙;方佳嘉;蔡红亮;王谦;孙宣东;陈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朱月仙;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自适应编码存储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检测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节点的个数;根据系统中存储节点的个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码字,对需要存储的文件进行自适应编码;将编码后的文件按节点个数进行等分;将等分后的文件以统一的文件封装格式封装成文件块;将封装后的文件块存储至系统中的各节点;当某一节点发出文件需求请求,则检测在线存储节点并判断节点是否完整;若节点不完整,则利用在线存储节点的文件块译码获取缺失的信息块,将译码出缺失的信息块和现有的信息块按顺序重组获得原文件。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利用编码方法实现文件的存储,以较低的冗余度实现容灾节点数较高的存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自适应 编码 存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布式自适应编码存储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节点的个数;根据系统中存储节点的个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码字,对需要存储的文件进行自适应编码;将编码后的文件按存储节点个数进行等分;将等分后的文件以统一的文件封装格式封装成文件块,各文件块均包含编码块、信息块和校验块,所述编码块中包含码字信息;将封装后的文件块存储至系统中的各存储节点;当某一节点发出文件需求请求,则检测在线存储节点并判断存储节点是否完整;若节点完整,则将所有在线存储节点的信息块发送至文件请求节点,按顺序重组获得原文件;若节点不完整,则利用在线存储节点的文件块译码获取缺失的信息块,将译码出缺失的信息块和现有的信息块按顺序重组获得原文件;在线存储节点对丢失的信息块进行恢复后,再次利用自适应编码方法进行二次编码和文件封装以重新恢复丢失的文件块,并将重新恢复的文件块按顺序存储至在线存储节点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965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嘴软膏壳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生物橡胶轮胎填充油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