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合成波长的激光波长测量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0137.9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永;严利平;杨涛;李超荣;唐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9/02 | 分类号: | G01J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合成波长的激光波长测量方法及装置。选用一个波长稳定度较高的激光器作为参考激光器,参考激光器的光束和待测激光器的光束被调制为正交线偏振光后,入射同一迈克尔逊干涉仪,分别形成各自的干涉信号。当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测量臂移动时,参考光和待测光的干涉信号的相位关系将发生变化,当这两路干涉信号的相位差变化2π时对应于测量臂移动半个由参考光和待测光形成的合成波长的位移。通过检测两路干涉信号两次同时过零点位置便可测得合成波长值,根据待测激光波长和参考激光波长与合成波长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待测激光的波长值。本发明具有较强的环境抗干扰能力,波长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0-8以上,成本低,易于实用化。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合成 波长 激光 测量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合成波长的激光波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激光器和待测激光器的光束经各自的检偏器后,成为正交线偏振光,入射到迈克尔逊干涉仪,形成各自的干涉信号分别由两个探测器接收;当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测量臂移动时,参考光和待测光的干涉信号的相位关系将发生变化;当这两路干涉信号相位差变化2π时,对应于测量臂移动半个合成波长的位移;因此,通过检测这两路干涉信号的两次同时过零点的位置,便能测得合成波长值,根据待测激光波长λU和参考激光波长λR与合成波长λS之间的关系,即能得到待测激光的波长为: λ U = λ S λ R λ S ± λ R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4013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抗体复合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全自动生物质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