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道式多相流光电图像监测冲蚀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0130.7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偶国富;黄军辉;金浩哲;郑智剑;陆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H04N5/225;G06T7/00;G03B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道式多相流光电图像监测冲蚀试验装置。包括环道式冲蚀试件部分、连续可调亮度LED光源、CCD图像摄像监测部分和图像处理分析系统部分。管道多相流动是一个涉及流体动力学、腐蚀科学、传热学和物理化学等诸多学科的复杂过程,管内复杂、苛刻的流动工况是阻碍管道多相流测试研究的重要因素。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比参照对管内关键冲蚀部位进行定点,在试验管道上开孔制作监测视窗对此关键冲蚀部位进行监控和研究,能够对管内多相流流型、腐蚀状态和管内物理变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管内多相流的复杂问题的深入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环道 多相 流光 图像 监测 冲蚀 试验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环道式多相流光电图像监测冲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1)环道式冲蚀试件管段:由直管段(1)和直管段(2)通过模型冲蚀弯管(4)联接组成;模型冲蚀弯管(4)背部开有测试孔(5),待测冲蚀试件(3)经橡胶垫圈(7)与测试孔(5)配合,安装待测冲蚀试件(3)后的模型冲蚀弯管(4)与开测试孔(5)前的弯管原形一致,固定挡板(8)通过螺栓(9)、紧固螺母(6)加固待测冲蚀试件(3)、橡胶垫圈(7)和模型冲蚀弯管(4)之间的贴合程度;2)模型冲蚀弯管(4)正内侧安装监测视窗(10),监测视窗(10)两侧的模型冲蚀弯管(4)上对称安装照明窗口;监测视窗(10)与CCD镜头(13)配合,对待测冲蚀试件(3)进行监测;两个照明窗口上的LED光源(11)经过照明窗口(12)照射至待测冲蚀试件(3)监测区域,运用图像处理分析系统监测模型冲蚀弯管(4)内部多相流的流动、物理过程和待测冲蚀试件(3)的腐蚀、形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4013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